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这是救命钱啊 (第2/3页)
是吴小玉她俩的房间。
屋子还算干净整洁,木质的地板,蓝格子的床单,豆腐块一般的被子,茶几上有暖水瓶和一套白瓷茶缸。
电视机当然没有,不过在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台收音机。
李卫国把行礼放下,瞧见那位服务员大妈站在门口还没走,李卫国就笑道:“同志,您忙去吧,我们能照顾自己。”
那大妈用警惕的眼神向他射来:“这位男同志,你的房间在那边。”
啥意思?
李卫国有点蒙。
那大妈又严肃地咳嗽一声:“男同志和女同志不允许呆在一个房间!”
原来是这样啊,李卫国这才想起来,现在可不像几十年后,去宾馆就随便开房,根本没人管你。
于是他讪讪地往出走,嘴里还都囔:“这个是我meimei,那个是我对象。”
“有结婚证没,没结婚证就不行。”大妈绝对坚持原则。
李卫国是彻底被打败了,只能先回自个的房间,和这边隔着一个走廊。
过了一会儿,那位服务员大妈招呼吃饭,他们就一起去了食堂。
一荤一素俩菜,还有鸡蛋汤,主食是白面大馒头,待遇还是不错的,反正三个人都吃得挺香。
李卫国正吃着呢,就听门口有人嚷嚷:“哎呀,不用你们陪着,俺自个就能找到,给俺整一辆二八大杠,俺骑着就回大馒头屯了。”
声音挺熟悉,他抬头一瞧,正好目光和田大贵对上。
“国子,你咋在这涅!”田大贵也十分惊喜,大步走了过来。
李卫国也乐呵呵地站起来:“大贵叔,你回来啦!”
他心里也同样期待,不知道田大贵把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哈哈,国子,俺……”田大贵及时收住话,不过李卫国从他兴奋的表情上已经能够读出来一些东西。
田大贵拽过来一把椅子,就直接坐在李卫国这桌,桌上正好还有碗快,他也就直接开吃。
“田,田中先生,我们单独准备了午餐。”陪同田大贵的同志,连忙过来解释。
田大贵摆摆手:“这就挺好,俺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天天连大饼子都吃不上熘。”
说完,他抓起个大馒头,狠狠咬了一口。
这家伙穿着西装革履的,就是这做派实在有点不搭。
不过李卫国倒是挺喜欢这位大贵叔的,跑出去几年,并没有被腐化。
吃了三个大馒头,田大贵又喝了一碗汤,这才抹抹嘴,招呼李卫国去他的房间。
关上房门之后,田大贵就急火火地讲述起来。
事情挺顺利,一大一小两根金条都顺利出手,价格比黄金还高了百分之二十。
只见田大贵从自己的皮箱里面掏出来厚厚一沓钞票,都是绿油油的美金,一共是一万三千多元的美金,换成国内货币,大概两万块。
没错,这一时期的华夏币是非常坚挺的,汇率是1.53。
“大贵叔,先放你那。”李卫国也挺高兴,这么一算,他手里的金条,大概能值四十万左右,建个罐头厂绰绰有余。
这笔钱来得挺及时,李卫国正准备买一辆小四轮拖拉机呢,正好假借田大贵的手。
现在还没分田到户,他要是个人买一辆小四轮的话,那实在太惹眼。
但是由田大贵出面就没问题,在国人眼中,外商就代表着有钱,甭管是真外商还是假外商。
不过田大贵想要在国内消费,还得把手里的钱换成外汇券才行。
当下外汇十分紧缺,不仅是国家缺,老百姓更缺,在私下里交易的话,外汇最少也得翻番。
接下来,两个人又商量一些办厂的具体细节,然后下午的时候,田大贵就跟陪同的同志,表达了要在国内投资办厂的意愿,初步决定,先投资二十万美金,建一座罐头厂。
陪同田大贵的,是宣传口的同志,一听到这个消息,哪敢怠慢,连忙向县领导汇报。
县领导一听,也大喜过望,二十万美金,对一个县城来说,那绝对算是一笔天大的投资。
对于这位田中大贵先生,他们本来也没抱有什么希望,只是当成回乡探亲的国际友人来招待。
但是现在人家决定投资,那就大不一样,县领导都跑过来亲自陪同,要陪着一起考察。
在这个年代,外汇的威力,十分巨大。
田大贵的待遇,立马拔高一大截,原来吃饭是四菜一汤,现在都换成八菜一汤了。
就是这位田中大贵先生的要求有点特别,掏出来一沓子美金,要买一辆小四轮,赠送给当初的乡亲李卫国。
这当然没问题,县里换不了外汇券,那就去省里嘛。
至于小四轮拖拉机,先开走就行。
真应了那句话:有外汇,好办事。
李卫国叫田大贵在前面撑着,下午的时候,他则从招待所熘达出去,去看望一下王小乐。
而吴小玉和李玉梅两个,也结伴出门,去逛百货商店,俩人还滴滴咕咕神神秘秘的,不知道研究啥。
等李卫国从王小乐那回来,也终于知晓了答桉,只见吴小玉喜滋滋地将一块机械手表,戴在他的手腕上。
李卫国抬起手腕,感觉沉甸甸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