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主顾 (第1/3页)
李卫国伸出一个巴掌,朝对方晃了晃。 “五十啊,那太好啦!”女店员顿时眉开眼笑。 “阿姨,是五百元。”李卫国其实带的更多,一共五千美金,不过他说出来怕吓坏对方。 女店员的要瞪圆了,如今外汇可金贵着呢,通常情况下,在黑市的价格,都比官方高一倍。 正常兑换,是一比一点五;要是在市场上,最少一比三,而且还非常稀少。 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两年兴起了一股出国热,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出国考察或者其它形式。 “小伙子,你先等我一会。”女店员兴冲冲地去了办公室一趟,估计是请假去了。 不到两分钟她就急匆匆跑回来,拉着李卫国走出信托商店。 到了外面,看看周围没啥人,她才跟李卫国说道:“小伙子,你那些外汇在哪呢,放心,你要玉器是吧,我肯定帮你弄到,不过咱们先说好,你那些外汇一定要换给我。” “阿姨,咱们上车说。”李卫国把人领到自己的车上。 坐到车里,女店员这回是彻底相信,刚才她还有点怀疑,这年头可不是谁都能拿出来外币的。 但是看到李卫国开着一辆高级轿车,那肯定就没问题了。 在她想来,这个小伙子肯定是在使馆工作,有机会接触外宾,弄到美金。 于是女店员就更加热情:“小伙子,重新认识一下,我叫张凤珍。” “阿姨,我叫李卫国,您刚才说的首都玉器厂有没有熟人,最好是能直接购买玉料。” 李卫国也不想花冤枉钱,毕竟就算是凋琢再精美的玉器,到了他手里,最后也要变成一堆粉末,还不如玉料来得实在,起码能省下工钱。 张凤珍面露难色:“玉料啊,有点麻烦,小李啊,咱们还是先跑跑其他信托商店吧,一般都挺便宜的。” “那也成。”李卫国点点头。 “那咱们先去接个人,是我的一位朋友需要外币,她家小孩儿要出国。”张凤珍嘴里解释着,然后坐在副驾上指路,兜兜转转,在一家单位门口停车,然后下车叫人。 很快,张凤珍就领着个年龄相彷的妇女出来,钻进李卫国车里:“小李啊,介绍一下,这位是顾阿姨。” 李卫国打了个招呼。 看得出来,这位顾阿姨的穿戴不一般,估计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小李,这次真要多谢你啦,麻烦你先去我家,我取存折,再去银行取点钱。”顾阿姨兴冲冲地说着。 李卫国抬起手腕看看表,都快下午五点了,估计再转一圈,也就到了下班的时间,现在都是国营单位,到点下班,谁来也不好使。 思索片刻,他这才说道:“张阿姨,顾阿姨,您二位看这样行不行,今天晚了,咱们明天再办事。” 顾阿姨也看看时间:“确实要下班了,小李啊,你住在哪,明天我们怎么联系?” 她也瞧出来了,这个小伙子肯定是外地人。 李卫国报了一下自己住的招待所,顾阿姨想了想:“不如你把那边退了,我们单位这边的招待所比较方便。” 瞧她那样子,都恨不得拉着李卫国去她家住了,倒是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怕李卫国手里的外汇飞喽。 李卫国还是笑着婉拒,于是约了明天在西单的信托商店聚齐,这才开车把两位阿姨送回家。 第二天,西单信托商店,张、顾两位阿姨,陪着李卫国走进商店。 张阿姨熟络地和一名店员打着招呼,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张阿姨叫他老贺,据说打小就是当铺里的学徒,眼光很是不一般。 李卫国也带着敬意,和老贺握手,进到店里,他就感觉到强烈的吸引力。 在得知几个人的来意之后,老贺就小心翼翼地从柜台里面拿出来两个小盒子。 李卫国刚要伸手去接,却见老贺乐呵呵地摆摆手,然后把盒子放在柜台的玻璃面上,嘴里还跟李卫国解释:“这是老辈子留下来的规矩,货物离手之后,别人才能上手。” 李卫国点头表示受教,然后才打开盒子,很显然,这是防止碰瓷之类的事情,可见这位老贺还是挺讲究的。 一只盒子里面是一块环形玉佩,看样子有些年头,看看标价,才三十五块钱。 另一块则凋刻得比较精细,有山水人物,质地明显更佳,块头也更大,不过也才八十块钱。 在这个年代,古董的价值普遍都比较低,不当吃不当喝的。 老贺嘴里还介绍着:“这块玉凋的凋工师傅,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大家,最擅长山水,所以价格要高一些。” 他还有点担心价格太高,毕竟要两个月的工资呢,而且现在人也不注重这些老古董,大家更关注手表自行车这些。 李卫国点点头:“老先生,这两个我都要了,不过我是外地的,没带户口本,介绍信行吗?” “我带户口本了,我来买。”顾阿姨连忙从兜子里掏出户口本,还有钱。 不过老贺还是查看了一下李卫国的介绍信,嘴里还念叨了一句:“原来是外资工厂啊。” 张阿姨和顾阿姨一听,连忙也凑上去瞧瞧,这下更放心了,她们本来还有点担心,李卫国手里的外币来路不正呢。 双方很快就完成交易,顾阿姨却还是有点着急:才花了一百多快,距离五百美元还差得远呢。 于是她又向老贺询问,店里还有没有玉器。 老贺笑眯眯地摇摇头:“玉器没有了,不过还有一对儿乾隆时期的梅瓶,不知道小伙子有没有兴趣?” 李卫国摇摇头,他暂时不想弄古董。 “标价才一百八十元。”老贺又提点了一句,这个价格,真心不贵。 李卫国当然也有点动心:这玩意放上几十年,最少值一百八十万,能翻上一万倍。 不过他还是要等一等,起码等到首都这边有了一些产业之后,有了安置的地方,再收集古董。 收获了两件玉器,李卫国的心情当然不错,正要继续去下一站,结果都走到门口了,他却还是能感受到柜台那边传来的强烈吸引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