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_第一百七十一章 诱惑力实在太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诱惑力实在太大 (第2/3页)

,不要那么小气嘛,你打上来这么多鱼,水鸟再吃能吃多少?”葛卫红还帮着那些偷鱼郎说话,埋怨李卫国的态度实在太恶劣。

    这些水鸟,就是上一个冬天,被迫留在这过冬的。

    本来李卫国还以为,秋天的时候,它们会跟随同伴,一起进行迁徙。

    结果大大出乎意料,这些候鸟的习性都变了,全都继续留在这边,硬生生把自己变成留鸟。

    不仅如此,这些留鸟的数量,甚至还多了好几倍。

    至于原因,很简单,人家在繁殖季节,当然也是要繁育后代的。

    而繁育出来的后代,一瞧自己的爹娘都不飞走,当然也就随着留了下来。

    大冬天的,冰面上根本没法捕食,所以全靠李卫国投喂,你说这种情况下,李卫国的态度能好吗?

    其实李卫国也就是做做样子,心里却是偷着乐呢。

    不说别的,光是那群大天鹅和丹顶鹤,那都是宝贝。

    这还不是最顶级的,最厉害的是那群头上顶着杀马特发型,显得桀骜不驯的中华秋沙鸭,在经过去年的繁殖之后,种群已经扩大到二十多只。

    至于吃点鱼啥的,李卫国真的没往心里去。

    看到鹿场旁边,连成一大熘的塑料大棚,于长水也进去参观了一下,立刻被惊呆了。

    好家伙,里面一片葱绿,一尺多高的韭菜,青翠欲滴的芹菜,还有顶花带刺的黄瓜,着实喜人。

    于长水激动地一拍大腿:“国子,你们这些蔬菜卖不卖?”

    李卫国乐呵呵地点点头:“卖倒是可以,可是,这大冬天的,于大哥你怎么运回去?”

    对呀,于长水也只能遗憾地摇头,实在太可惜了。

    不过他很快又灵机一动:卡车的驾驶楼子里,好像多少能装点。

    就算没法子给所有职工分,但是回去之后,给那些头头脑脑都送点,还是够用的。

    这样一来,才显出他于长水的本事。

    于是他跟李卫国商量一番,李卫国自然没意见,反正这些蔬菜,他们也没指望赚钱,就是瞧着大棚闲置,怪可惜的。

    原本按照郑先农的意思,只是少量种植一些就好,免得影响水稻育苗,毕竟土壤的肥力,可不是无限的。

    不过李卫国却没按照大姐夫的计划执行,反正对李卫国来说,大不了就是浇点稀释水,根本没那么多顾虑。

    蔬菜种得有点多,李卫国就准备趁着过年,到县里的集贸市场出卖。

    不过还要再等几天,怎么也得过了小年再说。

    现在于长水要带些回去,李卫国就领着大伙,给他收拾了十几个大纸箱子的青菜,再多的话,驾驶室里就真的装不下了。

    转过天来,车队去而复返,这次车斗里全都装上冻鱼,就连驾驶楼子都塞得满满登登。

    冻鱼太多,也没法在这称重,还是和去年一样,先拉回春城那边,最后再称重算账,而且还有不少青菜呢,数量虽然不算多,但是价格肯定不低,搞不好,还得比rou贵呢。

    本来,于长水是邀请李卫国一起去的,不过死冷寒天的,李卫国也懒得跑,正好二哥和二嫂要去春城,去王燕长大的敬老院看望,正好就委托他们好了。

    王燕结婚的第三天头上,已经和李卫军一起,去老村长家回门,这也是当地的习俗。

    然后,王燕和李卫军就跟着于长水,一起前往春城。

    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星期,都快到小年了,这小两口才兴高采烈地回来。

    王燕当然最高兴,她给敬老院的老老小小,都带去了礼物,也收获了满满的祝福。

    李卫军则稍显紧张,回家之后,赶紧把怀里的存折掏出来,交给李卫国,这才彻底放心:一共将近三万块钱呢,他感觉压力好大。

    李卫国倒是没怎么当回事,瞧瞧上面的数额之后,就交给大姐保管,他们这个家,李金梅还是掌柜的。

    李金梅也被存折给惊到了,虽然这一年来,家里大大小小的收入不少,但是加起来,还没这个多呢。

    “国子,要不你自己放着吧?家里也用不了这么多钱。”李金梅征求李卫国的意见。

    李卫国则摆摆手:“姐,你先收着,等用的时候,我再朝你要。”

    李金梅这才不再坚持,小心翼翼地将存折锁在柜子里。

    而王燕则把一页纸交给李卫国,这是往来的账目,李卫国瞧瞧,带回去的青菜,竟然也卖了三百多块,于是笑道:“这笔钱得单独拿出来,算是大伙的。”

    村里准备种水稻的占了一半,有将近三十户,所以包括扣大棚的费用,都是按照各家水田的亩数来均摊的。

    这样一来,大棚产生的收入,自然也就归大伙所有。

    这笔钱,李卫国就交给郑先农,由大姐夫进行管理。

    而郑先农估算了一下,也变得兴奋起来:“要是这些蔬菜都按照这个价格出售的话,那也能出不少钱呢,前提是能够卖出去。”

    李卫国接过话茬:“明天就是小年了,咱们也正式开始去县里卖菜,今天先准备一下。”

    他准备用罐头厂的大卡车来拉菜,这大冬天的,必须做好保暖工作,不然的话,鲜菜都变成冻菜。

    李卫国去各家转了一圈,叫大伙都准备好草帘子,这玩意谁家都有,都是自个利用农闲时候编制的。

    一听说去卖菜,大伙立刻都兴奋起来,有人出人,有力出力,甚至还把家里的破棉被啥的,都拿了出来,到时候苦在草帘子上面,保准里边的青菜不会上冻。

    腊月二十三,小年儿这一天,临近春节,县里的农贸市场,也格外热闹。

    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商贩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要过年了,谁家不准备点年货?

    放眼望去,市场两边,全都是大大小小的摊位。

    卖冻货的最多,什么冻梨冻柿子,都装在花筐里面,冻梨蛋子黑黢黢的,跟煤球似的,瞧着外皮虽然不咋地,但是化好之后,里面的梨rou雪白,吃起来酸酸甜甜,格外水灵。

    还有一个个的小红果,带着细细的长柄,个头和形状都跟山楂差不多,但是却不像山楂那么酸,他们这边叫花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