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章 这次来对了 (第2/3页)
方,想要朝他下黑手,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于是李卫国来到毛利跟前,蹲下身子,轻轻用手拍拍对方的肩膀:“毛利先生,看在两国友好的份上,我不杀你们,不过你们总得拿出来买命钱吧?” 毛利瞧瞧田大贵带来的这些人,一双双眼睛里面,都带着杀气,他是真怕了,连连点头:“赔偿,一定赔偿。” 这次还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亏大了,还是先保命要紧。 “你呢?”田大贵用脚扒拉一下高桥一。 高桥也稍稍缓过来点,虽然他满心不甘,但是也不敢反抗,原本的嚣张和跋扈也彻底收敛,跟着一个劲点头:“认罚,您说个数吧?” “你这家伙,更是个熊包。”田大贵撇撇嘴。 这也是他们这个民族的劣根性,无论是表面的谦和也好,还是表面的凶残也好,在强者面前,啥也不是。 李卫国也打心底里瞧不起这两个家伙,你们要是态度强硬点,我还敬你们是条汉子。 于是他也懒得再搭理他们,开口说道:“这么办吧,我们宝珠号上,正好缺不少设备,就劳烦二位,先借给我们好了。” 【鉴于大环境如此,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 李卫国当然不会要钱,那样的话,估计对方回到岛国之后,会反咬一口,告他敲诈。 多借点打捞设备还是不错的,这个肯定告不出,至于借完之后是否归还,那基本就跟刘备借荆州差不多了。 毛利次郎本来还想给李卫国挖坑,结果李卫国根本不上当,没法子,只能派手下回去,拆卸设备,然后往这边倒腾。 田大贵也派人跟着去收债,千代船长等人负责验货,刚才李卫国也叫他们都坐船躲出去。 有千代船长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手,自然知道设备的好赖,那还客气啥,挑好的要呗。 唯一遗憾的就是那些塔吊太过庞大,弄不过来,剩下的像什么高桥一吹嘘的水下摄像,还有什么声波探测器,还有毛利次郎的水下作业机器人等等,全都划拉过来,把田大贵乐得合不拢嘴:“好好好,这下咱们也鸟枪换炮!” 直到第二天下午,这才收工,李卫国也把高桥一和毛利次郎放回去。 这俩家伙连飞机也不打捞,直接跑路。 那些水下切割机都被转移到宝珠号,他们根本就没法继续干活。 而李卫国也终于有时间和这些新来的弟兄聚聚,地点是在宝珠号的餐厅。 往日里只有十几个人吃饭的餐厅,现在一下子增加到五十多人。 而且新加入的这些年轻人,一个个坐在那里,腰杆都笔直,目不斜视,极有规矩,偌大的餐厅,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搞得李卫国一时间都有些不大适应,气氛实在有点太过严肃。 他摆摆手:“大家不用这么正式,随便点,放松点。” 不过人家都习惯了,当然不会因为李卫国一句话就改变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 李卫国索性也就不管了,挨个和大伙握手,旁边有田大贵介绍。 最先介绍的当然是主要人物,这是一名身材矮壮的年轻人,不到三十岁,皮肤黝黑,名叫海勇。 田大贵介绍说,海勇在退伍之前,已经是船上的大副,所以可以叫他海大副。 李卫国脑海里不由浮现出《鹿鼎记》里面的那位海公公,跟眼前这个精壮的汉子没有一点相像。 接下来是一名帅哥,李卫国觉得,这家伙要是穿上军装,绝对就是这个年代姑娘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帅哥名叫马保国,这名字其实挺好,保国什么的,在这个年代的使用率也比较高,只是叫李卫国联想到后来的那位大宗师马老师,有点想笑。 李卫国简单和他们聊聊,都是退伍之后返乡,或者是继续种地,或者是出海打渔,全都没有公职。 思量一下,李卫国向海勇问道:“大海啊,大贵叔跟你们说了工资待遇没有?” 海勇说话瓮声瓮气的,底气十足:“报告领导,没有!” 李卫国笑着摆摆手:“我可不是什么领导,你们叫我国子就成,那我先说说大家的工资,每个月的基础工资是二百元,大家觉得怎么样?” 明显能够感觉到,这些人的目光一下子就变得热切起来。 二百块钱的月工资,在这个年代,那绝对算是高收入。 要知道,他们在部队的时候,入伍第一年,每月的津贴才六元钱,然后大约每年涨一元钱。 直到八十年代末期,津贴才涨到二十元的。 就像海勇他们,平时在家干活,有的一年的收入都不一定到二百元,所以听到这个数字,也不免激动起来。 李卫国继续说道:“这是基础工资,如果有出海打捞任务,还有奖金,每天最少补助五元钱,请大家放心,在我们宝珠远洋打捞公司,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 啪啪啪,马帅哥带头鼓掌,随后大家都使劲拍起巴掌,他们此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次来对了。 这些人,在部队的时候,都是精英,所以即便退伍,部队里面也都掌握着他们的动向,这不一有机会,就立刻推荐给田大贵。 李卫国也不多说:“待遇基本就是这样,下边我需要强调一下,我们进行水下打捞,是一项危险的工作,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保护好自己,好了,下边开饭。” “是!” 回答他的,是齐刷刷的应答声,李卫国能够感觉到,这些船员,算是初步接受了他的领导。 不过这些退伍兵在骨子里都有自己的骄傲,想要彻底折服他们,还需要李卫国展示更强大的能力。 船员们动作整齐划一,开始静悄悄地用餐。 伙食还是不错的,有鱼有虾,就是青菜比较少,在大海上,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吃完饭,更是有人专门收拾碗快,一切都井然有序。 这时候,海大副领着一个胖墩墩的青年找到李卫国,这个青年,也是这些人之中,唯一的一个算是比较胖的。 “李同志,这位是胡海岩,在炊事班干过。”海大副介绍这个小胖子,原来是炊事班的,瞧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