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册_107 纤尘不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7 纤尘不染 (第1/2页)

    吴王望着楚国方向,忽然吟诵起了诗:“cao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公子山:“父王所吟的,可是申候为楚军所著的国殇?现如今,三军不少将士可都在传唱了。此诗慷慨激昂,连末将一介吴军将领听了,都难免热血喷张!”

    孙武与伍子胥对视一眼,脸色均不太好看。

    吴王笑道:“哈哈哈哈哈,不错,正是申候所著这首国殇,好一个cao吴戈,好诗呐!

    仿佛他已经预见了楚国会被我吴国所灭,意境深含着不甘与哀悼,其情也真,其悲也切!

    孙爱卿,你这学生志不在军伍,这吟诗作词,倒也是一名大才。”

    孙武:“王上,当时情况,乃是申候用空城计诈楚兵,微臣敢以性命作保,申候绝无与楚人有任何交集!”

    吴王:“孙爱卿何必如此紧张,我自然知道他与楚人并无任何交情,还帮你揪出了军中潜伏的刺客。对了,那两名刺客寡人已经放回去,两位爱卿不会介意吧?”

    伍子胥:“大王行事,我等自然无意见,若是那被申候所抓刺客说了什么,大王万万不可轻信,他们都是被申候所抓,怀恨在心,也是人之常情。

    末将倒是觉得申候为楚国所作这首国殇甚好!”

    吴王:“爱卿放心,她们什么也没说,寡人只是要求她们撤回所有荆山人手,从此不得出山帮助楚国俗世。伍爱卿认为,这首诗好在何处?”

    伍子胥:“大王,末将也是楚国人,大王与楚军征战多年,不说大小战役上千,怎么也得有几百场了吧?大王认为,楚国将士可是容易对付?”

    吴王:“楚国王庭虽然昏庸,但这楚军将士,倒是不乏血勇之人,作战悍不畏死,当得上悍勇之辈!”

    伍子胥:“不错,虽然孙武挂帅后,我吴军屡屡占的先机。但之前这征战多年,不说别的,就是当年夺韶关那一场,我与大王便付出了惨痛代价!

    大王现在再细品这首诗,其悲愤乃是为楚军将士与忠良之士鸣不平,如此之多的热血好男儿,可惜遇上了个昏庸无道的朝廷,枉杀忠良,jianian佞当道!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确实是首好诗,好到末将心坎里头去了!”

    这话也就只有伍子胥这身份能说得,孙武展眉道:“不枉伍兄举荐那小子,单凭这首诗来看,他是懂你的!”

    公子山也道:“伍帅这么一说,末将还真想起了所对战过的楚人,确实个个都是悍勇之辈,当是值得尊敬的对手。”

    伍子胥也望向了西方落日,缓缓道:“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待得郢都城破之日,我必要挖出平王尸骨,将此诗刻在那昏君骨头之上。

    带回祭奠,以慰我父兄在天英灵!”

    吴王抚掌道:“好!寡人必将倾尽全力,相助爱卿!”

    伍子胥深躬一礼:“多谢吾王!”

    在吟诵此诗的,不仅仅是吴军这边,在楚军乃至于楚国境内,更是传得人尽皆知。

    楚军近年连遭大败,士气低迷,此诗方一传开,不少将士吟诵时,热泪盈眶,大有一股哀兵必胜的气势!

    随着国殇一诗同时传开的,还有一曲空城连环计。

    明明都告诉了你是空城计,可是兵临城下时,还是被唬住了,更是被这些华丽的诗词给拖延住了…

    楚国朝廷同样在议论此诗,不过除了惊讶这些诗词的才华外,更是惊讶于工赐的胸怀。

    一名敌方将领所作的这些诗,竟然字字句句,吟到了楚人的心坎里!

    左司马启奏道:“大王,那吴国的申候,不愧是孙武的高徒。

    从这些诗词不难看出,其对我楚国的了解之深。

    据传那孙武兵法有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ao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还有那离sao,九歌…

    这申候了解我楚人的风土人情,已经到了如此细微的地步。

    难怪能用这计策,骗过了我们所有人。

    空城战役,我们输得不冤,末将心服口服。”

    右司马:“不错,那申候的诗词中,不仅满是对我楚国风土的向往,这首国殇,更是唱进了我楚国将士的心坎里。

    虽然孙武的jianian计频频得手,但其学生都有此等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