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申扒皮 (第2/2页)
个露天观景台,悠闲地靠在躺椅上,望着滔滔江水,清茶细品,好不惬意。 直到将近天黑时分,孙武的中军小将才来找到工赐,朝他点点头。 工赐其实,笑着拍了拍他肩膀:“你这次做得很好,先生所要的更为灵活的改良版,就全靠这几个工匠了!” 工赐悠哉悠哉地晃荡过去,满脸的得意,来了我申邑,还想走? 工赐在船坞备上了一桌酒菜,邀请诸位工匠落座。 鲁阳等人苦着一张脸,怪怪坐下。 船坞没那么多规矩,都是大圆桌,但是伙食可不错,还有申邑自产的微澜酒。 工赐拱手道:“诸位前辈,这些都是申邑的特产,平时船坞伙食也就这样了,招呼不周,多有怠慢。” 鲁阳等人连道不敢,但是脸上写满了委屈。 工赐笑道:“这些规矩都是孙将军定下的,晚辈也实属无奈呀。 那为将领想必也跟你们说清身份了,他们都是孙将军的中军,那小将更是孙将军的亲卫。 这样如何?若是诸位实在是思乡心切,大可回宋国,晚辈绝不阻拦,那些士卒也要给晚辈几分薄面的,这点,晚辈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鲁阳双目发光,盯着工赐惊喜道:“申候此言当真?” 工赐放下酒杯,正色道:“本候从不食言。 晚辈能保诸位安全回到宋国,但也仅此而已了。 可若是孙将军得知后,会不会迁怒于宋国,晚辈就不敢保证了。 去年年底,灭了那徐国与钟吾国,也不过是在一夜之间…”
四人闻言,齐齐一震,若说之前心里凉了半截,那么此时早已如坠冰窖。 宋国面积不小,也较为富裕,毕竟是安顿殷商遗民所设立的诸侯国,有着商朝的底蕴在。 但也正因此,宋国的兵力一直很自觉,在诸侯国中排下游。 富裕而弱小,就有意思了。 如今礼崩乐坏,灭一个前朝遗民的国度,赚点军饷,也并非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恐怕宋国国君得知此事,也必然不会要这四人回去,开除国籍都是小的。 孙武如今是何等锋芒? 天下诸侯何人敢主动招惹? 没看到大楚如今的惨状吗? 晋定公率领18路诸侯大军,因为下场雨,都打退堂鼓,原地解散,半道而回了… 晋楚尚且如此,更遑论一个小小宋国了。 工赐轻声细语地问道:“诸位前辈可想回宋国?若是想的话,尽管直说,晚辈这就派人安排。 恰好我吴国错过了今年春耕,军粮短缺,一直只在楚国抢粮,也抢不了多少。 晚辈身为孙将军的学生,自当为先生分忧,这倒是个不错的由头…唔,有点意思。” 鲁阳等人慌忙道:“不回,不想回去了,申邑也挺好的。” 工赐笑道:“真的吗?那可太好了,不过本候从不强人所难,诸位可是真心自愿留在申邑的?可千万不要勉强。” 工赐的兵法虽然只能孙武屁股后面学了点皮毛,但连楚国上下都耍过一次了,又岂是这区区几名工匠招架得了的? 边上的几桌士兵都听得纷纷侧目,工赐张望了一眼,这几桌士兵连忙端起碗,一言不发地低头干饭。 鲁阳等人冷汗不止,四周不时传来的碗筷碰撞声,在他们耳中显得极为压抑。 数百人吃饭,没有一个人说话,在这极为压抑的氛围中,他们四人仿佛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从见面起,工赐就以礼相待,亲自作陪逛了一圈,让他们下意识地忘记了双方身份差距。 直到看完船坞演示后,才猛然惊醒,此时更是想起孙武与申候的一些传闻。 工赐举杯道:“诸位,如何?” 四人也连忙举起酒杯,其中几个手抖如糠筛,杯中酒都洒了一大半。 工赐笑道:“诸位都是天下顶尖的匠人,这手抖可不太好呢。” 鲁阳连忙道:“让申候见笑了,我们几位师兄弟没见过什么世面,今日方才大开眼界,我等都是心甘情愿,主动要留在申邑的。” 工赐满意地点点头,笑道:“如此甚好,晚辈还是那句话,绝不亏待,诸位前辈,请。” 工赐先一饮而尽,四人也连忙干了杯中酒,待工赐酒杯落桌,这几人才敢放下酒杯。 工赐热情地招呼众人吃饭,之前所展露的气势全无,仿佛只是刚才的一抹错觉。 四人牵强地笑着迎合,心里早就骂开了花,应邀千里迢迢而来,没想到第一天就被坑了。 这才来申邑一天呐,被坑得毫无还手之力,还要说是心甘情愿,若是不从,那笑里藏刀的申候,只怕不死也要扒层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