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3 鹬蚌相争 (第1/2页)
江淮平原乃是淮河与长江淤积而成,后世史书记载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此时却并非如此。 唐国举国搬迁信阳,此时的信阳通道内热闹非凡,无数家庭需要重建家园,正在大兴土木。 桐柏山脉的南面,与大别山脉的北面,生长在这的树林可就遭老罪了。 工赐提前传书准备好的第一批建材也已运到了。 这第一批是免费发放的,等唐国人用过之后,感觉好的话自然是会主动购买的。 官吏们忙碌着丈量土地,规划住宅,负责分发,登记造册。 百姓们携家带口前来,等着分配好土地后,大干一场。 申邑的掌柜,悄悄前来禀告工赐,表示订单接到手软,近处的水泥工坊选址,也就是工赐打声招呼的事,不过半日间,便定下了一片厂址。 儿童们觉着信阳通道内新鲜好玩,成群结队地左逛逛,又瞧瞧,一路欢声笑语。 青年男女们,则是趁大人们不注意,悄悄溜进了附近的小树林中…游山玩水。 整个信阳通道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 楚国王陵,伍子胥掘墓鞭尸一事,震惊天下,不仅如此,还给楚平王的尸骨挫骨扬灰了。 他不知道的是:经过这一遭,楚国未来对先君的遗体,格外看中。(这是对历史的影响极大) 言归正传,伍子胥发泄完血泪,便接到了一封来信,乃是他昔年好友申包胥发来的。 大致内容是痛斥伍子胥,郢都你也打了,太庙你也推了,楚国历代王陵也被你挖了,楚平王也被你鞭尸、挫骨扬灰了… 你们吴军还赖着不走,害想咋滴?! 最后提醒伍子胥一句,当年曾对他说过的话: 子若灭楚,我必兴楚。 。。 再说吴王阖闾,在楚国王宫内夜夜笙歌,乐不思蜀,上行下效,吴军部队也变得极为松散。 孙武貌似正忙着搜查楚王与楚国百官,焦头烂额,连不少逃兵失踪了,都没心思去处理。 伍子胥沉浸在复仇中,吴王主打就是一个享乐,孙武一个人又忙得不可开交。 至少,在外人看来便是如此,比如楚人、越国与北方诸侯,收到的情报便是如此。 不少人的心,也开始变得蠢蠢欲动起来。 。。。 公子山,由于那晚刚抱得楚国令尹囊瓦的美娇妻,还没捂热乎呢,就被王叔夫概给赶出了令尹府。 年轻人哪有不爱面子的? 被夫概这个糟老头这么一扫兴,公子山将此视为奇耻大辱,正忿忿不平。 很快,便有自称楚国以及越国的使者找上了他。 公子山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瞧着吴王阖闾夜夜笙歌,伍子胥丧心病狂地专注复仇,孙武又是忙得分身乏术,心思也就渐渐活络了起来。 那些楚人越人说得好像也不错,我堂堂吴王阖闾之子,又何必遭受此等耻辱呢? 。。。。 夫概蛮横地霸占完了郢都的金银财宝,士大夫家的娇妻美婢后,王宫被自己兄长霸占着,他是不敢觊觎的, 连日呆在郢都醉生梦死,他也开始觉着没劲了。 恰巧美人日夜在耳畔吹着枕边风,温声细语,软软糯糯,香风酥音: “将军,您如此勇猛,又足智多谋,吴国不是向来有兄终弟及的传统嘛?” “啪。”原本瘫软在大床上的夫概闻言,双目圆睁,一把将怀中美人的大腿都给拍得通红。 美人痛呼一声,嘤嘤哭泣道:“将军,妾身只是为您鸣不平罢了,反正妾身已被将军吃干抹净,若是厌烦了,一刀杀了妾便是。妾,生是将军的人,死是将军的鬼…呜呜呜。” 。。。。。 姑苏城内,变得越发热闹了,不仅城内大街上人满为患,原本空着的宅院,也都迎来了新主人或者租客。 城外也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好一番盛世景象。 吴国世子东宫,世子波在正厅内接见七八名儒雅的士族,听口音,这些都是北方人。 吴国世子波笑道:“诸位,本宫感谢诸侯看重,心中惶恐。 也请转告诸位家主:无论是多少次,本宫的回答也还是一样。 本宫身为吴国世子,乃是一国储君,又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急于一时呢? 这些年来,北方诸侯对于吴国的鼎力支持,本宫看在眼里,也必将铭记在心。 日后…也必将维护好与诸国间的关系,请务必转告: 只要有吴国在,必将钉住南方,没人能影响到北方。 今日之事,便不再提了吧,出了厅堂,就当本宫没听过。” 几名谋士闻言,互相对视一眼,表情各异:都来了这么多次了,还由得你个人意志所主导吗? 听没听过,你说了算吗? 其中一人拱手道:“看来,世子即将大难临头了,恐怕还不自知吧?” 世子波脸色愠怒,缓缓道:“先生请慎言,不知何事?” 那人起身,推开了窗,外头已然阴云密布,回首掏出一把折扇,笑道:“要变天了啊。” 另一人见世子波正要发怒,起身道:“世子且慢动怒,是这样的,从我们得到的最新消息看来: 公子山可是已经悄悄回到姑苏城了,世子您不会还不知道吧?” 世子波惊道:“什么?怎么可能!” “哼!如何不可能?世子自认为乃是一国储君,不愿冒险提前上位。 可是你是穿鞋的,你不想,有得是光脚者想着搏上一搏! 其实,又何止是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