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指从天降,界封藏凤州(二合一) (第1/3页)
苟在高武叠被动正文卷第一三六章指从天降,界封藏凤州阳国的女圣人常年在太庙之中静思,避不见人。 除了历代皇帝登基大典时她会出面之外,几乎不问世事,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闻侪这次过来,心里虽然因为“长生药”而有把握,但并不指望望姝元君会主动出面。 因为说到底,除了年少时不懂事,曾私自进入太庙玩耍,见过对方几面,得了一些指点之外,闻侪和这位望姝元君的关系算不上亲密。 虽然他称呼望姝元君为“婆婆”,但这是因为对方的辈分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几乎无法用正常敬称去囊括,加上皇室直系并不想失去与对方在血脉上无法取代的亲密联系,于是便只能用这样比较模糊的称呼。 实际上,对于一个年纪至少在两千岁以上的圣人而言,闻侪也只不过是众多如过江之鲫般的后辈之中,比较讨喜一些的一个而已。 因此,现在见到对方竟然主动出现,闻侪多年来历经风霜,大部分时间都能保持古井无波的心境,都忍不住一阵狂喜。 他没有向自己的哥哥——如今的阳国皇帝闻仙通报,便擅自进入瑞安州太庙,其中的意思再明了不过。 若是望姝元君两不相帮,那么她就应该继续不闻不问。 如果她要维护如今的正统皇权,那么她应该呵斥闻侪,让他立刻离开太庙,立刻瑞安州。 但她选择了出面主动询问。 那是不是说明……她更偏爱闻侪这个曾得她指点的后辈? 不管这是不是望姝有意为之,闻侪此刻心中隐藏了多年的野心,已经几乎因这狂喜而压抑不住。 他跪伏在地,声音颤抖不止: “那姬承天不惜一个圣人转世轮回的空档,也要拿到手的长生药,如今正在阳国藏凤州,并且,马上就要被我抓住了!” 望姝的手依旧在闻侪的头顶上,触感微凉,她沉默了一会儿: “长生药……原来如此。” 女圣人叹了口气:“你拿到了之后,意欲何为?” 闻侪不敢抬头,深吸一口气,道: “我听闻,昔日太祖为开辟阳国,殚精竭虑,筚路蓝缕,亲自披挂上阵,辗转十年,一人一骑杀退南蛮十六国三千里,划下边境万里之界,气度何等壮阔豪迈!” “我从军数十载,曾追随太祖脚步,丈量那万里的国界,亲眼描摹过每一个他立下的界碑。” “南蛮血厄教再如何邪狞猖獗,但凡见到界碑者,便立即丢盔弃甲,望之即走!无有例外!” 闻侪的声音雄浑,从胸腔迸发,中气十足,完全不像一个老人:“这便是我阳国太祖凭本事杀出来的威势啊!” 望姝的声音柔和了下来,带着一丝怀念: “他的确是个真正的英雄人物。” 闻侪继续道:“太祖亲手立下的界碑当中,当属那最后一座山河碑最为有名,因为其上,有他的亲笔题字。” “他在那界碑上许下宏愿——愿山河永安,人间太平。” 望姝沉默了。 闻侪头顶上的手,不知何时已经离开。 “然而……” 他微微抬起头,字字句句掷地有声:“雨打风吹两千年,他的题字仍在,山河却早已更迭,人间改换!” “纵然以太祖盖世神通,这般英雄人物,依旧不过只活了八百年而已!” “寿数天命,乃万物之桎梏,无人可逆反。” “但如今,有长生药现世,便是一个真正的机会,倒反天罡,不是没有可能……” 闻侪深吸一口气,面无表情地说出了堪称大逆不道的话:“我的那个哥哥,只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软蛋罢了!” “这几十年来,是我在征战四方,为阳国收回了那千年来失去的疆域,而他呢?” “他高坐庙堂之上,养尊处优,什么也没有做过。” “可到老了,我却不得不归还兵权,放下心里的豪壮之志,佯装成一个沉迷酒色的老窝囊废,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 闻侪激动地抬起头,时隔几十年,终于再一次看见了自己这位“望姝婆婆”的真容。 面前的女子一身缟素,身上唯有黑白二色,头戴白纱软帽,长长地披挂至身后,帽檐内侧簪了一朵栩栩如生的黑色绢花。 软帽下,一张宁静素雅的脸,垂眸看着眼前的后辈。 这便是阳国的女圣人,望姝元君。 传闻中阳国太祖的后妃,始终在太庙之中一步不出,为太祖守墓。 闻侪小时候的模糊印象,忽然之间清晰了起来。 那时父皇带着闻侪和闻仙兄弟两个一同前来祭祖,他因顽皮而误入太庙深处,在一座牌位前,见到了一个身穿缟素的女人。 他不知死活地上前去,叫那人“大jiejie”。 女人回过头来,神情似乎有些恍惚,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闻侪后来已经忘记了,只记得自己后来被父皇惩罚去面壁思过了整整一年。 但此刻,他莫名其妙地又想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