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徒弟明明不想修炼成仙_第六百五十六章 凉亭论道偏僻的小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六章 凉亭论道偏僻的小镇 (第2/2页)

楼走了出来,掉头向皇城走。

    他准备去看一下林澈的近况。

    可途中却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

    山林间凉亭之下。

    围了4个人。

    儒袍书生。

    道袍道士。

    光头和尚。

    黑袍神使。

    四人围坐一片论。

    僧人说:“一切众生都是痛苦的,天下的人都应该克己修善。现世的善因才能种下来生的善果\"。

    神使道:“天下是炼狱,天下受尽炼狱之苦,整日过着万念俱灰的日子,只有上帝,才能够引领人族进入一个充满希望的天地。”

    道士道:“天下之人疲于奔命的是欲望,它组成了世间百态。天下之人想要从此间的炼狱中摆脱出来,则需要清心寡欲才能不被折磨。”

    儒生们说:“修因为修上帝都比不上修心性。只有心强了,明了世间至理了,你就能达到不受欲望束缚的境界。只有你自己的心强了,你才会去辅佐我。\"

    文圣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必须先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沟通,得到对方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不将思想强加给他人,人人独立。

    强迫别人就像剥夺自己的生命一样和谋害没有什么区别。你的道路是不正确的!——题记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强迫者\".他们常常被人们称为\"强迫者\",因为他们经常强迫别人做某件事。”

    ……

    ……

    四人在凉亭里坐了很久,争论起来。

    直到晌午、日落、日升、日落,这样重复了3天。

    顾期颐亦闻之三日矣。

    他感到相当有趣。

    各派思想相冲亦确属其手。

    这四个人似乎各论各道。

    但是细观之下可以发现佛道儒对神使的围剿。

    其效果是明显的。

    自然,佛道儒在争论中胜出。

    三家终究是流传久远,历经了岁月沉淀。

    这里面出过多少能人之士、贡献过三家的典籍。

    单就一家之背景而言,皆非神教所能相比。

    何况是三家围剿。

    神使到头来支支吾吾也讲不出所以然来。

    不过还是坐着,背后完全是靠自己对于上帝的信念来支持。

    然而,这种信念终究还是被洗脑而来。

    不是稳固的,在四人解散之前,神使就开始自疑。

    信上帝真有用处吗?

    见凉亭争辩,顾期颐甚感安慰。

    以点带面。

    认为佛道儒三家可以牵制神教。

    上帝的观念终究是不可能讲得如此容易。

    顾期颐到了皇宫内库。

    在此,宗门长老进出颇多。

    而在庭院中,则摆开一桌,林澈围桌伏案录音。

    “颇有模棱两可之处。”

    顾期颐环顾四周,没发现什么危险隐患就径直走人,也没告诉林澈自己已经到了。

    在偏远的城镇之上,空间发生了变形。

    顾期颐摆脱了扭曲的状态。

    他俯首远眺这座城镇,眼中闪出幽光。

    这个小镇看上去很平凡,可镇子上所有的人们,却并不是很平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