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仙_第132章 大将军与大太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大将军与大太监 (第1/2页)

    路上再也没有了大规模江湖嚎劫围堵,像之前那个大档头这类的人终归是少数,如今正处于大齐的鼎盛之时,厂卫再怎么样也不会拉胯到遍布囊括的地步。

    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驿馆。

    圣七年二月初三。

    紧赶慢赶的贾珲一行人也终于进入都畿道的范围内。

    洛阳城就在眼前了。

    奇花绽锦绣铺林,嫩柳舞金丝拂地。

    春意盎然,所有饶心情都好的不得了。

    “娘,洛阳是个什么样的?”

    这气已经没有那么冷了,又是个艳阳,于是乎马车的门帘与窗帘也被束在那里,正是对这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的林黛玉也把脑袋探出窗外,看到什么没见过的都感到稀奇,“哇”个不停。

    路上的行人们也一脸善意的看着这个东张西望看个不停地姑娘。

    “嗯娘是在北平长大的,娘也没来过洛阳”贾敏仔细的思索了一番前二十几年的记忆,就是没有和洛阳相关的,一时间有些失落。

    “洛阳啊,那可是不同于江南的繁华啊.”贾珲转过头来笑着朝黛玉道。

    “有什么不同?”黛玉一下子来了兴趣。

    “只可会意,不可言传,进了城,不用我你也就知道了。”

    贾珲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和他解释,于是做出一副高人风范。

    “切,哥哥不知道就不知道嘛,meimei还能笑话你不成?”黛玉朝着贾珲翻了个白眼。

    笑笑就到了洛阳城东的永通门外。

    其实之前除了贾珲与零星几人因为有大量的事务必须停留在江南外,其余的平叛相关人员在去年腊月的最后一次大朝时就已经来洛阳受赏,已经有百官出迎过了。

    也就没多派人过来迎接贾珲。

    不过这种事情之前已有定制,所以贾珲也没有什么。

    归根结底还是这场叛乱规模不大,也波及了长江南岸与浙江北部的几个府。

    实在是配不上百官相迎两次的。

    不过这种情况大齐也早有先例,那就是派两部衙门与一座都督府的人去迎接,这样文武皆樱

    既给了主帅颜面,又不会题大做显得太过隆重,逾越礼制。

    来迎接的武官必然就是左军都督府了,自家大都督归京不来迎接,是嫌生活太平淡想得罪一下大都督寻刺激不成?

    文官则来了两部——兵部与户部。

    兵部是来迎接自家这位名义上的大司马的,户部则是来迎接大伙儿的财神爷。

    “来,把牙旗都给我打出来!”亲兵胡九见到算了算离着永通门还有五里路,连忙朝着后面喊道。

    后面的亲兵们当然也看到了早就站在通门外,纷纷将自己扛着的“贾”字牙旗与上皇钦赐的振翅朱雀战旗打了出来。

    六块牌子也同时被几名亲兵高举

    “上柱国”、“钦差江浙总督”、“左军大都督”、

    “大司马大将军”、“光禄大夫”、“敦煌郡公”!

    讲究的就是一个声势浩大!

    早就围在道路两侧看热闹还一直窃窃私语的百姓顿时被这亲兵们的肃杀之气镇住,瞬间鸦雀无声。

    三队人马连忙迎了上前去。

    “下官等拜见大司马!”

    “末将等拜见大都督!”

    亲兵簇拥着贾珲,在他身后分列两粒

    “哈哈哈,不必多礼,诸位快快请起!”贾珲也豪迈的大笑几声,下马朝着文官的队伍走去,扶起了俯身行礼的户部尚书夏同。

    “哎呀,珲何德何能劳烦大司农亲自来迎?”

    至于另外两群人,兵部是名义上的下属,而且兵部尚书也没有过来。左军都督府则是自己实际上的下属。

    两群人无论是身份还是年龄都没有亲自过来迎接的户部夏尚书高,贾珲要扶谁根本不用去想。

    夏同任由贾珲扶起,笑呵呵的仿佛看大金猪似的看着贾珲。

    “不碍事,不碍事,大司马为国征战也是辛苦,于公于私老夫都是要来亲迎大司马的”

    于公于私?

    啊,对,四亿两白银!

    虽这四亿两是要分给二圣一部分的,不过看老夏这幅笑呵呵的样子就知道户部这次肯定分了大头.

    朝着夏同告罪一声,又和兵部与自家都督府的官员们简单寒暄了一下,这才准备结束流程,该上差的上差,该去见二圣的见二圣。

    两部衙门的文官们自然是坐上了早早找好的几辆大马车一起回衙门去了,大都督府的武官们也骑马离开了永通门。

    “呵呵,大司马啊,老夫有些事想与您,可否赏个脸,来老夫马车上坐坐?”

    “固所愿也。”

    贾珲自然没有拒绝。

    不过也没有先上车,贾珲走到贾敏一行饶马车旁,和贾敏交代了几句后就让他们先行回家去,这才上了夏同的马车。

    “呵呵,大司马喝茶。”

    马车上的书童早已备好了热茶,见到自家老爷与一个英武男子上了马车,马上从容的倒上了两杯茶水,分别递给两人,就出了车厢与马夫坐在了一起。

    “老夫找大司马也没什么事,就是想感谢大司马能搜刮到那么多的银子.”事先了解过贾珲的夏同决定快言快语直接一点出来。

    “什么叫搜刮啊.那都是些绝后无人继承才被收为国有的银子啊”

    贾珲与夏同会心一笑。

    “不过,老夫是真心想要谢谢大司马的.西南那边的东吁国近些年来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东征暹罗,西讨榜葛剌,扩张的厉害,从前两年开始又盯上我朝的八百大甸宣慰司

    同为大都督,大司马你也是知道的,云瑜云公爷从去年开始就去云南备战,东吁那边也有大军调动的迹象,但偏偏就停在那里不动,那里毕竟是人家东吁国的地界,我朝也不能什么.”

    贾珲点零头。

    当今圣上的外交政策是把上皇丢掉的国际信誉与威望给捡起来,这样确实不能擅起战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