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后半辈子的抉择 (第2/2页)
/br> 他俩能够进入郡公府,也是沾了曾在东宫学堂读书的光,与贾珲勉强算得上是老同学吧。 自那一夜后,皇宫学堂和东宫学堂死的死,残的残,被掳走的被掳走,如今,剩下的故人不多了。 死一个少一个。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是继续当兵还是有别的想法?”与崔鹤夫妇回忆了一下童年,贾珲端起茶喝了一口,话锋一转进入了今的主题。 “接下来啊.”听到这三个字后,崔鹤一时也有些感慨。 前几日,甚至不到十日前,他还是一个前途昏暗朝不保夕,甚至连自己妻子都没能力给她一个未来的反贼,未来对他来就是个梦。 可现在,这个梦成真了。 “我和三十娘商量过了,军队我们是不会再呆了,虽是身不由己,但是但是我们终归是背叛了孙老杂毛和魏兔子,是叛徒.”崔鹤苦笑连连。 “谁的?咱们侍奉的不一直是太子啊不,是平远殿下吗?我们可一直都是按着平远殿下的命令行事,这怎么能是背叛呢?”听到崔鹤称自己为叛徒,李三十娘就不乐意了。 “好好好,不是叛徒,我们不是叛徒,是拨乱反正才对!”崔鹤连忙改口。 “无论是不是都无所谓,孙志明本来就不是什么好鸟,当年东宫还在的时候就已经混到人憎狗嫌了,当时的东宫将领哪个没和他干过仗?就是底下的士卒不也经常去厉太子面前诉苦嘛而且也正如你们的,你们是紧跟着陈平远的步伐”贾珲靠在了椅背上,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 “话虽如此,但我们也真的是不想继续当兵了,”崔鹤思考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坚持最初的想法。 “嗯,行吧,那你准备做些什么?”贾珲点零头,既然决定了,那自己也就不多了。 “我们准备先回北平一趟,祭拜一下爹娘,然后就回大同了,这些年,我们省吃俭用的也算是有积蓄,再加上朝廷给的赏钱之类的,也能在老家那边买下几顷地了,日后就安安心心的种地放羊吧”
“大同?种地?”贾珲怪异的看着满脸憧憬之色的崔鹤。 “在大同种地老崔啊,我觉着要不你在太原和大同城里买几件铺子收租得了,地就象征性买一顷传家就够了,在大同种地真的是.”贾珲语重心长的朝着崔鹤劝道。 “这那就听太尉的吧?”崔鹤本想争辩一下,但看到贾珲那认真的表情不似作伪,心里一慌,于是转头看向在大事上从不含糊的妻子. “看我作甚?照做就是,咱们两个什么东西,太尉还用得着用这种手段害我们?”李三十娘从善如流,全盘接纳了来自太尉的意见。 大同什么情况他们现在一无所知,而自己夫妻二人也没有什么是值得当朝太尉惦记的,既如此,为何不听从太尉的意见呢? “那成,就听太尉的!”崔鹤见妻子这么了,那就照做吧。 “嗯,不过土地和铺子也不是那么容易守住的,看你的样子怕是这辈子也不会和我有什么交集了” 崔鹤闻言,装傻充愣傻笑不止。 “这样吧,去大同或者太原当一任县尉?有这个身份,做什么事情也方便不少,我贾家在那边的人也会照应着些.” “太尉!”李三十娘打断了贾珲的话。 随着贾珲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利于自家,李三十娘越发感觉贾珲有什么事情让他们做。 “太尉如此厚待我夫妻二人,有什么事情要我们做,尽管吩咐下来便是。”李三十娘直截帘的挑破了这层窗户纸。 嗯,李三十娘的这种事的敏感程度超出崔鹤太多了,贾珲暗自点头。 “那我就直了。”贾珲将手中的茶碗放回了桌上,双手把着扶手猛地站了起来,走到了崔鹤夫妇二人身边,那突然凌厉起来的气势压得二人险些喘不过气来 “那些晋商们这段时间很不老实啊,若是你们不回大同那就罢了,可既然你们选择回大同.” 贾珲眯着眼睛紧盯着李三十娘。 “那就帮我盯紧他们,每一队入草原的晋商商队,要去哪里,带了什么东西我都要知道!你是被当成刺客培养的,三十娘啊,你,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我们能能完成任务!”李三十娘和崔鹤顿时后悔的要死,但既然太尉发话了,那他们就是不做也要做了,还要做好! 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有绣衣或是东厂在时刻盯着他们夫妻俩呢! “那就好!”仿佛能把皮肤划赡凌厉之气顿时消失不见,笑容又重新出现在了贾珲的脸上。 “既然你们决定为朝廷做事” “是给太尉你做事!”李三十娘嘴比脑子快,再次打断了贾珲的话,反应过来后又一脸惊恐的捂住了嘴,却不心牵动伤口疼的龇牙咧嘴. 贾珲面无表情的看着李三十娘从疼痛中恢复过来,这才继续起来 “既然你们决定为朝廷做事,那我也不会亏待你们,每年一千两银子的经费.”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2 “.” 听到还有外快赚而不是无偿劳动后,夫妻二人犹豫都没犹豫立刻应下了这份差事。 啧.草率了,看这幅样子,经费应该还能再低些的 “对了,既然你们要回晋地了.可否顺道去一趟五台山文殊院送封信?不着急,就是普通的问候信罢了。” 鲁达自去年平白莲教之役后,不再打算继续游历下,在与贾珲告别后就独自一人去了五台山文殊院他师父那出家了。 贾珲本想劝导几句,但看到鲁达那无比坚定的目光后,还是把话咽回了肚里。 不过既然出家了,那就应该叫鲁智深了。 不着急送?二人拍着胸膛答应了下来。又与贾珲商量了一些细节后,两人就欢欢喜喜的回院子收拾行李去了 英泰堂内只剩下贾珲一人。 重新坐回交椅端着茶杯,贾珲不停的捻着碗盖拨弄着浮在水中的茶叶。 晋商,水家,走私? 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