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出乎预料 (第3/3页)
要靠翻译转述,有个中间人缓冲,气氛相对来说平和一些。
年长男人走进会议室内,打断了吵得最凶的两人,顿时会议室内就安静了不少。 “咳咳,先生女士们,我不得不提醒你们,必须在十分钟之内给我个结果,是必须。” 他语气十分严肃地强调。 “好的,稍等一会儿。” 评审团主席科斯塔·加夫拉斯点头道,并把男人送出会议室。 关上会议室的门,他转身看向其余评委: “你们也看到了,这是最后通牒。我们必须立刻选出金熊奖得主。” 话音刚落,刚刚吵得最凶的男人之一站了起来: “我承认《当幸福来敲门》无论拍摄手法、镜头、演员的演技方方面面都无可挑剔。 这样一部成熟优秀的电影作品,舒琪告诉我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拍得时候,我一度以为她是在跟我开玩笑。” 说着,男人看向一个方向。 那里坐着一个女人,正是来自港岛的演员——舒琪,她也是本届的柏林评委之一。 等翻译将男人的话翻译后,舒琪笑了笑,同为天朝人,她也与有荣焉。 用自己不怎么流利的英语道: “他是一个天才,也是奇迹。” “ye,他当然是,可惜他没来,不然我一定要认识认识他。”男人笑道。 但很快,他话头一转: “但是,这个电影看开头就知道了结尾,这也是我不建议把奖项给他的理由。” 男人说完,就坐了下去。 同时,目光看向他对面的男人,刚刚正是他俩吵得最凶。 对面的男人也站了起来: “我承认这点,但是不可否认,这个故事足够精彩不是吗? 它告诉了穷人在贫穷时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生活,给了人鼓舞与力量,这不同样也是电影的价值吗?电影一定非得和政治挂钩?” 男人说完也坐了下来。 两人这次都是心平气和的,没有吵架。 评委们也都陷入沉思。 过了几分钟,科斯塔·加夫拉斯拍拍手, “OK,我们进行最后一次投票,大家把最终的决定写在纸上……” …… 柏林时间八点半,颁奖典礼终于开始了。 随着一个个奖项颁发,也到了最后的几个大奖。 “最佳男演员是——《麻雀之歌》瑞扎·纳基!” 听到这个消息,江文拍了拍张松文。 “没事。” 张松文笑了,有些失落,也有些轻松。 既然被提名,心里肯定也对得奖有些期待,万一得了呢? 但现在这个“万一”破灭,看着台上男演员开心地说着获奖感言,他也在心中默念自己准备好的感言。 “评审团大奖的得主是埃罗尔·莫里斯——《标准流程》。” “哗啦啦啦啦啦啦啦……” 掌声再次响起。 一套流程走完后,只剩下了今晚的最终大奖。 这次主持人没有直接宣布,结果,而是把评审团六位评委都请了上来。 评审团主席接过主持人递来的话筒发言: “老实说,这届柏林电影节应该是评委最纠结的一届,今晚的颁奖礼推迟了半小时,就是因为关于金熊奖最后得主的问题,我们一直在讨论,或者说争吵。” 话音落下,现场的嘉宾有些吃惊,而评委中的两个男人相视一笑,有些一笑泯恩仇的意思。 为了艺术之争,虽然当时吵得凶,但之后没准儿还能成为朋友。 江文在台下露出笑容: “看,我说打起来了,他们吵起来也差不多。” 但张松文却没有笑,反而问道: “江导,你说《当幸福来敲门》有可能获奖吗?” “有是有,但是不大,能得到提名已经很出乎我的预料了,有一个现象,票房越高的电影,电影节越不喜欢。” 两人在下面议论,而上面已经开始公布获奖者名单。 “获得本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是何塞·帕迪里亚《精锐部队》!” 虽然江文认为《当幸福来敲门》得奖可能不大,但《精锐部队》得奖还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这是一部以暴制暴的警匪片,要说其拍摄手法和内涵深度,相比之下,肯定是逊色于其他四部提名的影片。 唯一要说好的,就是它揭露了巴西的一些现实。 江文皱起了眉头。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爆冷。 不止他一个人这么想,现场的嘉宾也都很惊讶,连电影的导演都站起来一脸不敢相信。 然而这时,台上的颁奖嘉宾又把手中的获奖名单给到了评委中的一个女性——舒琪! 她双手接过获奖名单,目光在台下搜索,终于停在了江文几人所在的方向。 脸上顿时露出迷人的微笑,嘴巴靠近递来的话筒: “以及来自天朝的电影,秦慕楚——《当幸福来敲门》!” 比《精锐部队》更加爆冷的事情出现。 这一届的柏林金熊奖,竟然是双黄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