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开诊所_第229章 万圣节角色扮演以及手术机器人初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 万圣节角色扮演以及手术机器人初战 (第2/4页)

里院士还有一些其他约稿的资源,但是影响因子就相对来说差多了,院士是将最好的三个机会挑出来,给这三名新收的弟子的。对他们不可谓不看重。

    可以这么说,排名100名以下的期刊约稿,多米特里院士一般都是以工作繁忙,无暇撰文来婉拒的。

    现在周乔他们还没有开始各自的课题研究,也没有什么成果出来,写综述是最快的获得论文的途径了。

    虽然仅仅是综述,但是能一人搞一篇这么高影响因子的文章,没有院士给的机会,周乔他们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混得上。

    学阀垄断各种资源,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多米特里·科布院士本身就出身权贵之家,因为,在美国,阶层固化更加严重,“寒门子弟”想要破圈,难如登天。能当上院士的,哪一个不是家境不凡?从小受到的优渥教育?

    哈佛大学虽然也招收少量非常优秀的穷学生,但那只是“应尽义务”,是“表面功夫”而已,进入不等于融入。

    在美国,有些大学会给穷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挣钱机会,这个机会是什么呢?

    最常见的就是……让他们给有钱的同学打扫卫生间。

    又比如,有些大学搞一些促进“包容性”的活动,让穷学生也有机会参加一些付费的社交聚会,看起来挺好,但是,特么的,穷学生买打折票排的队是一个单独的队,非常扎眼。

    有的大学为了照顾穷学生,让他们在食堂快要关门的时候进去就餐,因为这个时候可以买降价的饭菜,但代价是,得先忍受饥肠辘辘,另外,进去之后,工作人员的态度未必会好。势利眼不管哪个国家都存在。

    这些都是小节,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是,最后拿到的资源、境遇、机会,截然两个世界。

    中国要好得多,至少高考很公平,不需要所谓的“推荐信”,也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各种“履历”,但是,穷学生和富二代之所以能住一个寝室,仅仅是因为他们考上了同一所大学。

    也就是这四年“看似平等”的交集而已。

    毕业之后,各奔东西,人家轻轻松松搞定工作,“背景不凡”的同学,进入体制或军队,甚至早已经有“定制”的一系列岗位,穷人家的孩子呢?找工作都成问题。

    至于在一线城市买房扎根,难易程度就天壤之别了。

    普通人奋斗多少年,才搞个首付,买个小房子,成为大城市的一个普通居民,人家可能还没上大学,就已经买了好几套房子了。

    周乔作为一名没什么根基的普通人,还是华裔,想在美国破圈,或者给他的众多还未出生的后代们破圈铺路,别看现在有点小钱,那也是难如登天。

    洛娅是很厉害,天生领袖,遗传基因好,各种会折腾,但是洛娅的资源,只会给她亲生的儿子或女儿。

    而且洛娅有今日的成就,也是她拿性命拼出来的!之前周乔帮她治伤,身上伤痕累累,就是明证。出身不好,不身先士卒,如何收服人心?

    她能倚靠的,也只有那些底层的黑人。

    墨菲和丝黛芬妮,如果不认识周乔,正常的轨迹,也就是一名中层的医生,或者大学的普通教授。

    丝黛芬妮可能有机会参加这次手术大赛,但顶多也就是进入全美总决赛,无法竞逐最后的二十强,更加不用说拿第三了。

    墨菲可能会更艰难一些,家境普通,又有孤独症,19岁的天才医学博士,刚毕业,竟然连工作都找不到。导师推荐都没用。

    若是她家境好一些,有更加重量级的推荐信,可能连面试都不需要。直接就过去上班了。

    至于双胞胎妹子,无亲无故,鸢尾花这样的小诊所就是她们的家,又没有名校学历,上限更加有限。

    墨菲和丝黛芬妮有医学博士学位,其实在美国已经超过90%以上的年轻人了。

    周乔的地位和财富,以及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均远远不及多米特里·科布院士,能有机会跟随诺贝尔奖得主学习,当一名“真传弟子”,叫一声“老师”,不丢人。

    多米特里院士的研究所里,有那么多白人科学家,也有许多家境优渥,出身名校的,但是,他们想要拜师还没有这个机会,因为,多米特里院士眼光很高,看不上他们。

    更何况,多米特里院士还给三人开那么高的工资,平时还不用打卡,也不用一直呆在研究所里,相当于可以“在家办公”,在国内,能找到这么好的“老板”吗?

    周乔他们呆了两天之后,就乘坐航班,回到了旧金山。

    这一次,依然没有去纽约、芝加哥、五大湖等地方游玩。因为诊所那边太忙。

    然后,万圣节到了。

    万圣节是西方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又被称之为鬼节,相当于中国的中元节或者盂兰盆节。

    万圣节的前夜,也叫“圣夜”,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在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祭司们会赞美秋天,从万圣夜午夜开始,直到次日,持续整整一天。

    在圣夜的时候,伟大的死神会将当年死去的人的鬼魂统统召来,如果有恶鬼,就要接受托生为畜类的惩罚。

    只要想到有大量的鬼或女巫出没,胆小的人就会胆战心惊。于是人们燃起冲天的篝火,并严密监视这些恶鬼。

    当然,现在相信有鬼的人比较少了,大多数都将万圣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

    脸谱化妆、南瓜灯、不给糖就捣乱、咬苹果、做礼拜,都是万圣节的传统节目。

    鸢尾花诊所,在艾琳娜和艾娃的cao持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