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拄杖访栖霞 (第2/2页)
聚而出的信仰香火吗? 哪怕是看似与念力无关的观想之法,其实也是五念门之中的观察门。 以智慧、正念观察诸佛菩萨、佛国净土之功德庄严,而行毗婆舍那,三昧成就,进趣菩提。 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此乃五念门,前四者入于安乐净土,末者出于利他教化, 乃是《往生论》中所记,素来为持念佛名的净土宗所重。 此宗也是如今信仰最广、香火最盛的一家。道佛各家御使念力的手段,向来以净土宗最为高妙,其余诸家多有借鉴。 话归正题,志通二人若能得了栖霞寺允可,列席本次法会,其中自然好处多多,不可具言。 至于这种不请自来的行为会不会惹得栖霞寺不快,志通心中却是有数。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众数以亿计,香火之浓厚,岂是栖霞寺一家所能尽数占用得了的? 便是他们要通过将两场法会合在一起举办的方式来引动念力为己所用,也不过相当于从泳池中往外放水,出口还只得一枚针尖大小。 恰如一粟比之沧海。 而志通二人作为真修,一个人便顶得上成百上千的普通人,若能参与进来,无异于扩大了出口的直径,放出来的水也能更多。 纵使两人在其中有所分润,却也比不得栖霞寺得到的好处大。
正是合则两利之举。 思索间,出租车已经停下,司机招呼道:“二位师父,栖霞山已经到了。 “这里车开不进去,只能步行入内。” 抬眼望去,只见山势起伏,不远处波光荡漾,浮光跃金,一条曲折山路蜿蜒而去,没入云深之处。 古刹坐落山间,层层上升,山门、宝殿、法堂散布各处,其中自有一份错落有致的美感。 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 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 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 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 天花飞不着,水月白成路。 今日观身我,归心复何处。 “不愧是千年古刹,空宗祖庭。”志通赞叹一声,掏钱付了车费,便和小师弟徒步往山上行去。 山门巍峨庄严,步道游人如织,有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分列道旁,提供外语导游和医疗服务。 他俩身着僧衣,虽未披袈裟,却也与普通人区别开来,有着明显不同,于是一路畅行无阻,不少游人见了还主动问好。 每当这时,二人必停下脚步,郑重回礼,志通双手合十,口诵佛号,志常则落后半步,颔首示意。 泉水叮咚,山色时隐时现,不少寺中僧人却步履匆忙,于各殿诸堂之间奔走来去,言语之间也多是关于信众捐款大小的对比,多了几分世俗喧扰,少了几分清净。 志常见状有些失望,对志通道:“原来栖霞寺和我们也没什么不同,有修持在身的毕竟是少数。” 在法门寺中也是一样,在外抛头露面的多是普通僧人甚至是庙混子,真正与神佛交感的都在观想本尊之相好,尝试有相无相、入我我入的修行,不会随便出现在人前。 “世情如此,志常小师父不必挂怀。”志通尚未开口,却有人在旁笑眯眯出言,“这是我们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 自己的名字被一口叫出,志常悚然看向来者,却见是一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带着眼镜,文质彬彬。 见注意到自己,倒也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个军绿色小本本,对着二人晃了一晃: “两位师父不必紧张,我是民宗办五司的。” “阿弥陀佛,”志通接过小本本查验一番,而后交还对方,双掌合十,低颂佛号,“原来是五司的同志,不知找我师兄弟二人所为何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