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识破 (第1/2页)
第六十六章识破 秦松与张科长和于部长,徐科长三人分开,回到局里。 不管于部长和徐科长两人听没听进去,反正他是按照上帝视角给予了指点,心中带着一份不可告人的自得,坐在椅子上看了看报纸。 这时,电话响了,是李鑫找他。 李鑫想让秦松在中秋节的时候,到他家吃饭,秦松当然拒绝了;又说想带新处的对象中秋节回家吃饭,问秦松意下如何,秦松猛地想到,在meimei班级看到的实习班主任,那个李老师。 前世,李鑫曾和他说,你看,我们家多省事,不管随爹还是随妈,都姓李,一家李。 现在这个又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李鑫的家庭婚姻线路,被自己给改变了? “我说,大儿子啊,你不让你老父亲先看看,就带回家过中秋,不合适吧?” “滚犊子,是你不见的,我相亲就让你去,你不是说什么不吉利吗?” “那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现在你要见家长,我必须得先看一眼,不然,我这八卦之心,不是,我这老父亲之心,不能安息啊。” “哈哈,我就说你不能消停,那周日咱们聚一下,我们俩请你吃饭,在金桂酒店,中午十一点半,行吧?” “行。” 放下电话,秦松到小张那边转了转,互相扯了几句闲篇儿,就听自己办公室电话又响,还真是繁忙的周五下午啊。 接起来,是杜老师,曾经的技校运动队总教练。 “秦松,你让我给你做的东西,做出来了。你来拿啊。” “哎呀,太好了,去伱办公室?” “你到后楼的实习车间来,我也在这呢。” “好的,我马上到。” 秦松门都没锁,就冲下了楼。 骑到技校前的马路上,看到有个烟店,秦松进去买了四条红塔山,用黑塑料袋装了两份,骑进了技校。 绕到技校的教学楼后面,这里有一个大大的厂房,也是技校自己的实习车间。 秦松走进去,看到杜老师和一个五十多岁的师傅,在一個小机床前说话,看到秦松向他挥手。 秦松走过去,“杜老师,给我做好了?” “做好了,都是刘师傅做的,他可是我们实习车间的大拿!” “谢谢,谢谢刘师傅,给您添麻烦了。” “你的想法挺好的,我都给自己做了一个。” 刘师傅一面说,一面递过做好的甩棍。 秦松接过甩棍,顺手把右手提的烟递给刘师傅, “刘师傅,这有几条烟,你拿着,一点心意。” “哎呀,你太客气了。” 秦松仔细地观察起手上甩棍。 用了一个比大拇指还粗一点儿的不锈钢钢管,截成20公分长度,后端焊死,带了一个小纽子,可以挂在任意地方;前端做了纹口,套了一个三公分的钢帽,整体就如一支大号钢笔。 拧开钢帽,空心的钢管里,套娃着三截不锈钢管,各有20,19,18公分的样子,秦松手握外管,右手向斜下方一顿,三截钢管顺滑而出,瞬时形成一根钢棍;秦松又向上翻腕,点击几下,发现三截钢管被巧妙地做了嵌接,现在被突出的嵌点阻碍,钢管无法回复原来的样子,就是一根棍子的样子,而且在当棍子使用时,没有变化。秦松又向下砸击,发现棍头因为是钢管,略有些轻,且接触面是空的,直接点击的时候,打击力不够。 秦松请刘师傅改进一下,刘师傅一听,“这简单。我马上就给你整好。” 他拿来一根钢条,比最前端的钢管略细,又缠上水暖管件常用的苎麻丝,缠紧后塞入前端的钢管,严丝合缝,将这截钢条在管里焊死,又在前端焊上了一个钢堵,用砂轮简单打磨,成了与钢管前端浑然一体的一段钢柱,将来发挥可砸可点的作用。 又按秦松所说的防滑,在外钢管的握手处,加工出细密的鱼尾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