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唐废皇帝开始_第24章 吸人口,姚崇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吸人口,姚崇计 (第1/2页)

    这些村长听到李重茂的话,依旧跪在地上,他们一脸感激的看着李重茂,说道:“王爷有任何吩咐,直管下令,我们全村一定竭尽全力为王爷去做!”

    “没错,王爷能够换我们的茶叶,而且可以先借给我们粮食、种子、耕牛,就已经是救活了无数人的命了!”

    “王爷心系我们,让我们开垦荒地,有了立锥之地,这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就算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一定做到!”

    李重茂闻言,心中颇为安慰,说道:“那好,本王就直说了!”

    “你们有不在房州的亲朋好友,若是能邀请他们前来房州定居。每户人家可分的十亩良田,并且同样免除三面赋税。”

    “而你们,每邀请来一户人家,可免除一年的赋税外加五两银子!”

    桑延一听,心道:得,这又得是一大笔支出。

    “王爷!”

    一个村长涨红了脸,眼眶发红,眼中泪水决堤一般,说道:“王爷,这是好事啊。以前葛知员把人往外逼,大量的人被迫背井离乡。”

    “如今王爷这么做,实在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从今往后,谁若是敢说王爷一句坏话,我们一定打断他的腿!”

    “以后王爷让我们往东,我们绝对不往西!”

    “王爷大恩,不敢忘啊!”

    众人又是磕头,又是感激,所有人眼眶都红了,他们看着李重茂的神色,充满了尊敬与爱戴。

    所谓大治,不就是百姓们对于统治者全身心的尊敬和爱戴吗,如今如此,房州想不成为自己的独立王国,都难了啊!

    李重茂这么做,为的就是吸引人口,筑城、打造大炮、种植粮食等,都需要人口。

    同样,将来扩充军队,也需要大量的口人。

    人口是第一生产力。

    在安抚了一阵子村长后,李重茂便让这些村长们离去了,让他们先回到村子里,把李重茂的这些政策执行起来,宣传下去。

    在没有足够的人口之前,筑城、打造大炮都还无法执行。

    宇文麟到房山之上,仔细的勘察地形。

    欧阳则是在四处勘察矿山。

    李重茂的决定,已经传达给各个县。

    县官、县丞们则带领着百姓开始兴修水利,用于将来种粮食的灌溉。

    在京城内,皇帝李隆基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一份密折,一脸的凝重之色,看上去十分的烦恼。

    太监高力士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不敢言语。

    李隆基这个皇帝,当的真是不省心。

    老爸李旦将权力抓在手中不放,经常以太上皇的名义,颁布各种旨意,处处掣肘自己。

    让自己如同傀儡皇帝一般。

    姑姑太平公主又处处跟自己作对,朝中的大臣大半依附太平公主,对自己的旨意充耳不闻。

    如今,一个废皇帝也让自己不省心。

    “无能,真是无能!葛知员居然连李重茂都杀不死,还有脸上密折!”

    当着高力士,李隆基破口大骂,完全不顾皇帝的形象,发泄着心中的郁闷。

    高力士是李隆基绝对的自己人,也只有在高力士面前,李隆基才会没有顾忌,不用考虑皇帝的尊严。

    “皇上,当心龙体啊。李重茂早已势单力薄,就算现在没死,想弄死他,太容易了!”高力士在一旁劝解道。

    他是真的担心李隆基的身体,看到李隆基如此,他有些于心不忍。

    “启禀皇上!”一个小太监在门外高声喊道。

    “什么事情?”高力士扯着他那公鸭嗓子,问道。

    那小太监的声音明显犹豫了一下,不过依旧启禀道:“姚大人求见皇上!”

    小太监口中的姚大人,名叫姚崇,得狄仁杰推荐,在武则天时期,就做过宰相。

    虽然中间被贬过,但可以说是久经宦海,历经多次政变而不倒。政治手段极为成熟与老辣。

    如今,他成了李隆基一朝的宰相。

    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巅峰。

    而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巅峰的人,就是姚崇与宋璟。

    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