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此人武艺不在我之下 (第1/2页)
张绣这话一说出口,原本还在争吵的大厅顿时安静下来。 众人纷纷惊讶地望向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张绣恍若不觉,沉吟片刻就对先前报信那人说道,“去,把贾诩……把文和先生请过来。” 差点忘了这个时代的习惯:关系好,相互之间得称表字。 贾诩,字文和,跟张绣是老乡。 不久之前刚从另一个老乡段煨跳槽到他这里。 张绣很有自知之明,哪怕是有着千年见识的穿越者,却没有瞧不起这个时代的人。 曹cao是什么人他比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 既然决定要跟曹贼一战,那就听听这个在后世名气不小的谋士怎么说。 所以扫视一圈发现聚众议事的人里没有他,就让人去找。 “将军,为何突然下此决心?” 这时才有人小心翼翼问道。 张绣刚才的表现太过反常,明明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突然就勃然大怒。 也没听说他跟曹cao有什么旧怨啊? “曹cao虽然名义上是国之重臣,但他挟持汉帝,就是国贼,我们怎么能投降这种人?!” 真正的原因不能说,就只能用这个理由了。 不过看众人恍然大悟的表情,张绣就知道这個理由可能比真正的原因还要令人信服了。 很快,贾诩就被找了过来。 他年过五旬,却是神采弈弈,一副精明强干的模样。 贾诩世居西凉,举孝廉入仕,先后依附董卓、李傕、郭汜、段煨。 刚到宛城的时候,因为张绣的礼遇让一众手下特别是谋士颇为不服。 贾诩向来奉行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看到这种情况索性深居简出,基本不参与讨论议事。 张绣出于安抚手下的心态考虑,也就默许了他的行为。 在来的路上他还有些奇怪,虽然自己深居简出,但张绣隔一段时间还是会向他请教一些问题。 然而近一个多月却再也没找过他。 他哪知道此张绣已非彼张绣,这段时间沉迷强化,早把他忘了。 要不是曹贼来犯,估计还得一段时间才想起他。 张绣示意贾诩坐下,“曹cao南征,现在大军已经到了淯水——文和,你怎么看?” 他并没有直接告诉贾诩自己要跟曹cao干一架,而是说着说着话锋一转,问起贾诩对这件事的看法。 “曹cao?” 见贾诩目露惊讶之色,身旁便有人把详情告诉了他。 将在座众人表情收进眼底,贾诩顿时心中了然。 他想了想便徐徐说道:“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 一句话开口,众人当即变了脸色。 胡车儿更是对他怒目而视,“你这老匹夫,胡说甚么?” 先前劝降的众人相互看了看,不约而同选择了沉默。 唯有贾诩面色不变,侃侃而谈: “非诩轻视将军,夫cao非常人也。 此人胸有大志,早在黄巾之乱就收拢黄巾残党数十万,将其精锐编为青州兵。 后在兖州招贤纳士,颍川出身的名士荀彧、钟繇、郭嘉等皆为其所用。 如今更是效法那董卓,奉天子以令不臣,占据了天时。 假以时日,便是一统北方也未尝没有可能。” 其他人听贾诩把曹cao抬得这么高,纷纷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 就是之前劝张绣投降的众人也觉得他有些夸张。 心说不愧是名士,比我们还能吹。 曹cao有实力不假,可也没你说得这么厉害吧? 一统北方?先问问张杨、吕布、袁术、袁绍同意不同意吧! 只有张绣意外地看了贾诩好几眼。 自己身为穿越者占了先知先觉的优势,当然知道曹cao后来一统北方,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仅凭已有的信息就能分析出这些…… 这贾诩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 自己这是捡到宝了。 张绣来了精神,一个战术后仰,目光炯炯盯着贾诩: “文和,我要与那曹贼一战,你只管畅所欲言,这一仗应该怎么打?” “畅所欲言?” 贾诩把这个词咀嚼了几遍,觉得非常应景,回看了张绣两眼,这才回答道: “既然将军决心要战,诩有三策献于将军: 将军自引军与曹军主力交战,能胜则善,若不能,亦要拖住其主力,此其一也; 派一将将精锐之军绕至曹军后路,寻其粮草辎重袭之,乱其军心,此其二也; 速派人往荆州,发书报刘使君,使为后应,此其三也。 三计并施,当可退曹军。” 张绣听完当即拍板,开始着手安排。 就是在派人偷袭后路的将领选择上比较为难。 按说最适合干这事的是他自己。 但是能够正面挡住曹cao的也只有他。 况且如果连主将都不在守城序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