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_第23章 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第1/2页)

    身在南阳的文聘得到刘表的命令,暗暗松了一口气。

    张绣去了江夏以后,他就来到宛城,暂代张绣驻守此地。

    他之所以主动请缨来到这里,是因为这里是他的家乡。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他当然愿意为父老乡亲们做一些事情。

    原本以为凭借着之前送粮跟张绣建立起来的关系,这对他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谁知来到这里以后他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

    贾诩之前就问过张绣,他们在宛城的所作所为到底要不要瞒着魏延和文聘。

    清楚两人性格的张绣当时就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所以这次文聘来到宛城不久就看出张绣似乎是有打算甩开刘表单干的意思。

    从理智上来说,他应该把这一切报告刘表,并且跟以张绣为首的南阳势力划清界线。

    但看着宛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他却犹豫了。

    事到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历经了四百年风风雨雨,曾经盛极一世的大汉帝国已经江河日下。

    秦末群雄逐鹿的场景即将再次上演。

    刘表在年轻的时候的确可称是一方雄主,但如今长期偏居一隅,越来越没了当初的锐气。

    特别是入主荆州娶了蔡氏之女以后,更是日渐宠信蔡瑁张允这样的亲信。

    这难免让文聘有些失望。

    相反张绣在宛城的所作所为却让他看到了希望。

    比起年轻时的刘表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比及。

    不过文聘到底跟魏延不同。

    即便内心认同宛城乃至南阳的发展趋势,依旧是不动声色,谨慎地跟贾诩保持着距离。

    他暗暗庆幸这次刘表没有提出其他要求——否则他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至于贾诩的想法就简单多了——只要文聘不捣乱就行。

    当然了就算他真的想做些什么,贾诩也有信心让他铩羽而归。

    随着宛城的发展渐渐步入正轨,贾诩总算是比以前轻松了一些。

    这段时间以来,凡是他认为有必要的消息都通过刚刚建立起来的渠道传递给了张绣。

    跟荆州成熟的渠道相比自然稚嫩不少,但张绣和贾诩一致认为这是必须的。

    既然要走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就要彻底摆脱荆州影响。

    信息渠道就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刘表的承诺和贾诩的情报几乎同时送到了张绣手中。

    “呵呵……”

    对于这个结果张绣早有预料,因此并不惊讶。

    他对信使露出一个不失礼貌的微笑,缓缓说道,“转告刘使君,只要我张博超在一天,孙策就一天进不了江夏!”

    “有张将军这句话,主公就放心了!”

    信使也很上道,对着张绣和魏延又恭维了一阵子才离开。

    等那人走后,魏延便对张绣说道,“将军,最近私下里来找我们的将士越来越多了。”

    “兴霸带了个好头。”张绣也是颇为感慨。

    在跟孙策打成了持久战以后,江夏的将士们找到了新思路,纷纷申请跟随张绣出战。

    黄祖也乐得手下跟着张绣刷战绩,自是欣然同意。

    这年头的将士们都崇拜霍去病,哪怕将军不跟着士兵同甘共苦也没关系,只要能打胜仗就行。

    恰恰跟着张绣就能做到这一点。

    至于跟着黄祖……别说是打胜仗,就连仗都没得打。

    所以看到张绣和孙策的战斗之后,就有人私下找到张绣,希望能跟张绣出城打仗。

    张绣自然是顺水推舟,趁机拉近这些将士们的关系。

    这段时间他已经跟江夏的将士们混了个脸熟。

    就在他打算再接再厉,争取带江夏城所有将士都把孙策刷上一遍的时候,黄祖却派人找到了他。

    “郡守想让我去下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