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_第10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2/2页)

 一听这话,张绣心里就是咯噔一声。

    这种话听着太不吉利了!

    这是要出事的节奏啊!

    果然,就听赵云续道:“……董卓暴虐不得人心,但既是师兄相邀,我便打算见到师兄后再从长计议……

    然师兄却未曾回信……

    云便以为师兄是恼云不愿立刻投奔……

    正愤懑时,刘使君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铜…”

    听完赵云的话,张绣沉默了。

    许久过后,就在赵云忍不住要开口的时候,张绣突然一巴掌拍在桌上:

    “岂有此理!”

    那张桌子最终还是没能挺住,随着稀里哗啦的声音变成了一堆废木头。

    被溅了一身的赵云颇为无奈地看向自己师兄,就见张绣摇了摇头,“这封信,我并未收到。”

    赵云顿时愣住了。

    比起赵云,张绣脑筋自然转得更快,结合刘备和赵云的性格,瞬间就理清了思路。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时的张绣没能收到赵云要打完这一仗再来投奔的那封信,自然也就没有回信。

    赵云寄出信后没有得到回应,就以为是张绣不接受他的提议。

    于是他也因为这件事情生了气。

    正好刘备趁虚而入,性格单纯的赵云便被洗脑,跟刘备分别时热血上头,留下了那句“终不背德也”。

    郭平一开始找到赵云,他还是很高心。

    但当他听到张绣是因为急于用人才来寻他,心里又有了疙瘩。

    用一个老梗来解释赵云的心理,就是“今你对我爱搭不理,明我让你高攀不起。”

    听上去多少有些赌气的成分,也挺像孩子和家长闹别扭。

    但这个年龄段的赵云还真就是这种性格。

    中二和热血这两种特质对他的言行影响还是颇为明显。

    等日后被彻底绑上刘备战车,随着年龄增长和一次次挫折,性格中坚贞不屈、忠诚守诺的一面才渐渐展现出来,最终成长为一代名将。

    也就是众人印象中那个一诺千金、浑身是胆、有勇有谋的赵云。

    “意弄人!”

    想到这里,张绣长长叹了一口气,看向赵云的目光便柔和起来:

    “好了,以前的事情莫要再提。

    我只问你一句:子龙,你现在还可愿与我并肩而战?”

    赵云抬起头来,静静看了张绣片刻,问道:“师兄可以看待黎民百姓?”

    嚯!

    张绣原本以为自己问出那句话,这子就会口呼师兄,纳头便拜。

    没想到还给自己整了这一出?

    真是长大了啊!

    不过这可难不倒他。

    张绣微微一笑,出一句自己背诵过无数次,也是发自内心认同的话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话音刚落,年少的赵云立刻双眼泛红,大声道:“子龙愿与师兄同进退,共生死!”

    “好师弟!”

    “师兄!”

    就在这时,只听“砰”一声响,屋门被人猛地推开。

    甘宁冲进屋来,对着张绣急吼吼道:“主公,不好了,袁术……”

    才到一半,就看到张绣跟赵云抱在一起,赵云那张浓眉大眼的面庞更是泪流满面。

    后半截话顿时戛然而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