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这次不走了 (第2/2页)
这个南阳太守也未免太不称职了。” 邹氏这才想起张绣现在还是本郡太守,留在南阳一段时间的确是没有问题,这才轻轻点头道: “既是如此,我便放心了——对了,今日想吃些什么?” “只要是婶婶做的,我都爱吃。” 邹氏闻言笑了笑,轻轻拢了拢额前一缕秀发,“那你便在此稍等片刻。” 着便站起身来向后厨走去。 就连她自己都没有注意,自己的步伐和前几日相比都轻快许多。 邹氏的厨艺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引得张绣胃口大开、食指大动。 看到张绣风卷残云的模样,邹氏觉得比自己吃饱还要开心。 两人边吃边聊,得皆是一些琐碎事,但气氛却出奇得好。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张绣一直都在宛城等待时机。 原本是打算向对邹氏的那样尽一尽自己这个南阳太守的职责,然而当他想要干点什么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居然无事可做。 他不在这段时间,贾诩和其他人把宛城以及整个南阳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前段时间又加上了刘晔这个生力军,这就形成了一套即便是他不在也能正常运转的工作模式。 关键是效率还挺高。 感觉就是他这个一把手在不在都问题不大。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生态环境。 州牧、太守、县长虽然皆为一方主官,但绝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去处理治下的事情。 层级越高,需要面对的事情就越宏观。 一开始因为时间原因,张绣只是对整个地区的发展指了一个大方向,然后再把像贾诩这样的人才放到适合他们的位置上,给予信任,充分放权。 接下来贾诩和由他亲自挑选的一批中下层官吏们就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他们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去芜存菁,剔除了还不适应这个社会生产力的那部分内容,结合本地区、本部门优势加以改进。 先在个别地区进行试点,随后才逐渐向周边地区铺开。 结果张绣发现他们干得非常不错。 自己要做的只是依靠领先千年的见识和先知先觉的优势指明方向、发掘人才、充分信任就好。 比起自己想象中的还要简单。 然而张绣并不知道,知人善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无一不是同时代杰出的英才。 张绣这个人也许有许多缺点,但他作为一个穿越者最大的优点就是对自身有着清晰的认识。 既然知道这些人能干好这些事情,交给他们不就得了? 什么都不懂还非要亲自上阵,只能把事情搞砸。 所以张绣见此情况,索性继续维持现状。 只是抽空去了宛城周边的几个县城,跟各县长官见面,调研了屯田制和求贤令的执行情况。 偶尔与军中将领较量武艺,让众人见识了北地枪王的实力。 对于张绣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贾诩都是颇有微词,认为他应该做一些正常郡守应该干的业务工作。 然而贾诩没有想到,恰恰是张绣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反而让他的威望得到了进一步攀升。 感谢书友打赏婶婶100起点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