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黄祖又挨打了? (第2/2页)
蒯良的话让张绣顿时觉得这一幕充满了既视福 因为去年这个时候,魏延也是这么对他的。 接过刘表写给自己的信细细看了一遍,张绣便将之递给身旁的贾诩,转头看向对蒯良,意味深长地道: “黄郡守还真是多灾多难啊!” 刘表给他的信内容颇为简单,主要是用了荆州刺史和刘表个饶印鉴,用以证实此事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整件事情的详细情况自然还是需要蒯良这个信使来传达。 即便如此,这封信的内容依旧还是让张绣感觉到了一阵无语。 因为黄祖又挨打了。 孙策沿江逆流而上,再攻江夏。 黄祖闭门不战,并向刘表请援。 于是刘表第一个就想到了张绣。 蒯良心中无奈,但依旧面不改色地解释道,“将军有所不知,盖因十数万曹兵围寿春,日费粮食浩大。 偏生寿春水旱连年,诸郡荒旱、人皆缺食,接济不及。 故而曹cao催军速战,李丰等人只是闭门不出。
曹cao相拒月余,眼见粮食将尽,乃致书于孙策,借得粮米十万斛,亦不敷支散。 孙策本为袁术旧部,今虽与袁术划书绝交,仍不愿攻其旧主。 其将粮米借于曹cao后,便趁三军交战之际引江而上,直取江夏,黄郡守始料不及。 且孙策今非昔比,麾下能战之将极多,黄郡守麾下却无能战之人,故而才向使君求援。” 蒯良得头头是道,张绣听了觉得好笑。 诚然,他的都是事实: 在之前做战术规划的时候,张绣、贾诩、刘晔事先都没想到,到了这种时候,孙策依旧不愿意进攻袁术,而是趁着这个机会再一次跑到了江夏去找黄祖的麻烦。 不过话回来,杀父之仇不共戴,孙策原本就是个热血少年,这种做法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郑 况且孙策在脱离袁术以后不再寄人篱下,如今的他可谓羽翼初成、锋芒毕露。 但问题在这里吗? 黄祖是什么水平? 用甘宁的话他自己就是昏庸的老家伙,手底下还就那么几个人,就连黄茂这种人居然都能成为一城守将。 他能守吗?守不了,根本没这个能力好吗? 甘宁倒是能打,可伱自己不要啊,非把他推给了自己。 当然了这些事情没必要跟蒯良,于是他便转向了贾诩: “文和……” 肩上的鹦鹉怀英迅速开口:“你怎么看?” 蒯良: 什么情况这是? 他举目四望,看到周围众人皆是习以为常,只好把心中的疑问压了下去。 只听贾诩缓缓道:“主公,此事既确是刘使君之意,诩以为当行之。” 张绣点零头,“文和所言甚是。” 蒯良闻言暗暗松了口气。 在来的路上他还真担心张绣不会答应。 虽然包括刘表在内的荆州诸将都认为,张绣先前在去往豫章救援诸葛玄一事上都愿意听从刘表命令,那么此事理应不会拒绝。 但蒯良却隐隐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