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再度重相逢 (第1/2页)
第145章再度重相逢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张绣等人从夏口出发,一路顺江而下已有数日。 这眼见着马上就要离开湖北,站在船头的张绣看着江上景色,不禁想起了这首应景的诗,顺口吟了出来。 “好诗!” 贾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走到船头,好奇地问道,“当真是好诗!此诗可是主公所作?” “不,这是李白的诗。” “李白?诩并未听过此人。” “嗯,你没听过是正常的。” 你要是听过那就该轮到我惊讶了,张绣不动声色地想到,那位可是五百年后的人了。 贾诩却以为是此人并不出名,也没多想,又问道,“下面呢?” 下面没有了…… 张绣觉得自己这么肯定会被老贾诅咒好几个晚上,因此还是把剩下的部分背了出来:“月下飞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妙!” 贾诩眼中露出一抹惊艳,“此诗当真是……太过绝妙,这位李白当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 他又默默把全诗念了几遍,越是朗诵越发觉得厉害。 看着贾诩的模样,张绣笑了笑没有话。 文化不会因为年代而流逝,从过去到未来不会,从未来到过去也不会,因此贾诩会有这种表现并不奇怪。 只不过有一点他错了,李白可不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整个中国上下五千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位。 等贾诩从李白带给他的震撼中回过神来,贾诩这才问道,“主公可是想起了家乡?” 这首诗带有明显的思乡之情,贾诩原本就跟张绣是老乡,自然感同身受。 张绣点零头,“是啊,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 他的家指的是有邹氏的那个家,贾诩却误以为是凉州那个老家。 和张绣同乡的贾诩也叹了一口气,“如今凉州被韩遂、马腾占据,谈不上好,但也没有多坏……” 他顿了一顿,语气沉重地道,“……听闻江淮一带已有人易子而食。” 张绣一听,面色顿时严肃起来,“竟有此事?袁术竟是如此昏庸无道?” 贾诩轻轻摇头,“袁术出身汝南袁氏,本就不知民间疾苦,僭称帝号后更是骄奢过度,不恤军民。 自去岁以来,淮南又逢旱灾,是以民不聊生。” “这个王鞍……” 袁术早年祸害南阳的事情就让张绣已经对他很不满了,当初休养生息的政策相当于是在给他擦屁股,没想到如今连淮南也遭了殃。 他暗暗下定决心,这次去徐州只要有机会,就把袁术给连锅端了。 “此时文长和子义应是已经到了沛,只是不知可否与那刘备见了面?” 张绣收回思绪,摇头道,“只凭他们不是吕布的对手,只求能够拖住吕布,等到曹军赶到。” 贾诩捻须道,“希望如此,莫要等我们都到了,曹cao还没到。” 他这句话原本是带着开玩笑的成分,万万没想到这随口之言却是一语成谶。 数日之后,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