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教会(一) (第2/2页)
理会丑陋的家伙,而是走到看起来高贵的学者身边,坐了下来。 那学者只是看了他一眼,不言语,似乎默认了约翰的举动。 而另一边的丑家伙好像是喊累了,只一会就不再说什么。 约翰睡下了,这一觉无比安心。直到他嗅到几分烤rou香,迷迷糊糊间听到有人在他身边小声念叨着什么。好像是……切成碎rou能更好地入味? 他小心翼翼睁开一条缝,却看见学者正直勾勾地盯着他,眼神一眨不眨,像是在看死物一般。 约翰突然很害怕。他想起身,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只能蠕动。然后……他就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四肢消失了。 不,与其说是消失,不如说是被人斩断了。而那学者旁的火堆上烤着的,不正是自己的手脚吗? 至此,第二十三篇结束。 猜猜故事中,谁是恩格尔? 也许有人会说:“那丑陋的生物。因为它曾想赶走约翰,以此拯救约翰被吞食的命运。” 肯可惜,他猜错了。而另一部分朋友要欢呼了。 没错,神灵是“学者”。 恩格尔教会所崇拜的神灵,是一位生性残暴的恶神。这位神灵喜爱财物,对于穷苦之人最为不屑,甚至对遇到的穷苦之人会直接活着分尸,烤做熟食后吞入腹中。
而一名如此残暴的恶神,又为何会得到广泛的传播,而不是埋葬在历史长河中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词——“包装”和恩格尔教会的第二核心观念——“服从”。 在恩格尔教会的观念里,恩格尔是至高无上的神灵。作为一名主神,喜好财宝似乎是大部分西方神灵与怪物的通病。 既然财宝是神灵的爱好,那就献给神灵财宝吧。 至此,恩格尔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 我神爱世人, 祂的胸怀无比广阔, 及怜悯平民,有心系国家。 祂将价值几乎最为渺小的金银财宝聚拢, 转化成神力,赐福于众生。 而那些不愿付之金银,阻碍大家幸福的坏家伙, 我神将审判与之最为可怖的酷刑—— 以神不可侵犯的圣洁之躯,洗涤刑犯们几乎无法宽恕的罪孽, 还与世人心神向往的最美好的生活。 就这样,在当时希望得到巨大利益的帝国与教会的推动下,恩格尔教会的信徒迅速遍及国内各地,甚至被传入他国。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地主也陆续加入这巨大利益的交织链。 在恩格尔教会最盛行的时期,不信仰恩格尔者、不缴纳重税者以及不交付重金与教会者,甚至会被帝国处以最高等的死刑——烈火焚身、乌鸦啄食或油锅煎炸。 在这样的统治下,曾经的恩格尔教会及其所属帝国受到过大大小小的起义,但帝国被推翻了,恩格尔教会却从未消失。 历代统治者都会总结前代被推翻的原因,积累经验,修改国法。但敢对教会伸手的真的太少了,历史上,帝国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维护帝国与教会良好关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醒教会收敛。没有办法,恩格尔教会背后所牵扯的利益实在太大,大到即便是在恩格尔第一大洲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残暮帝国的前身——旭日帝国建立后百年里,也只敢让连续几任君主在长时间的暗中挑拨里缓慢拔出这根危害人民,阻碍帝国向资本主义转化的尖刺。可即便如此,也只是让教会收敛数十年,没再明目张胆地烧杀抢掠以及征税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