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紫定? (第2/2页)
们村上的那个老头解决才是最重要的。” 尤万全说道:“他们一家都不知道到哪去了,你让我怎么找?” “那就报警找,至于这位康先生,他反正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有什么问题,你就来找我。”蒋乐贤颇有些大包大揽的模样。 “好,这事可是你说的。” 到了现在,尤万全多少也知道,这事和康力行没多大关系,但谁叫他正好遇上呢?之后,他问蒋乐贤问过联系方式,就直接离开了。 一行人走进古玩店的会客室,康力行就忿忿地说道:“今天真是晦气!” 曹进说道:“行了,先把咱们的事情解决了再说,我让你带来的东西呢,是什么?” 康力行冷哼一声,把手上的盒子放到桌上,语气生硬地说道:“东西在这里,是一件紫定斗笠碗!” “紫定!你不会开玩笑吧!”大家闻言,全都十分震惊。 “当然!”康力行显得十分得意。 孟子涛在古玩这行已经四年多了,无论在乡下还是逛什么旧货摊位,或者是古玩店,完整的官窑瓷器都相当少见,至于各大名家的字画,更是屈指可数。而且,越不大的古玩市场,好东西也越少。 这既有孟子涛个人活动的圈子还不大的关系,其实也真实反映出全国各地古玩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想在一般的古玩市场上找到这些东西,又能便宜买到手,要么是赝品,不然肯定机会寥寥无几,和中彩票大奖的概率有的一拼。 也就是孟子涛拥有了异能,不然的话,想要买到官窑或者名家字画,那真就只能在梦中了。况且,就算孟子涛拥有了异能,也还没有捡漏什么名家字画。 至于个中原因,那是因为咱们国家过去最大的收藏家是皇室,现在是国家博物馆,他们资金雄厚,权力巨大,消息众多,一直在收集藏在民间的珍品,除清代官窑瓷流落民间多以外,一些大名家的字画基本上都有记录。 就是这些东西在民间流传,一般也知道在什么地方收藏。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个别盗墓、或者其它手段,盗出一些这类珍品。 然而,这年月,拍卖市场的兴起,又使得流入民间的这些少量官窑瓷和名家字画,又被先富起来的人买了一些,剩下的那些照样还是在过去就富裕的人的手中藏着不卖。 所以,要想收藏这些珍品,一般只能在拍卖行里和别人竞价购买,至于档次稍低点儿的东西,则必须在大一些的古玩店或者私人藏家手中购买。就算这样,也不能保证,东西的真伪,或者是过去的老仿。 所以说,想要在陵市那种不大的古玩市场,想到几百上千万的珍品古玩,可谓是千难万难。好在现在交通发达,不然的话,孟子涛真有可能把古玩店直接开在金陵。 言归正传,正因为名窑产品难得,大家听到康力行的话,才震惊不已。 要知道,定窑可是宋代时五大名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是所有收藏家都梦寐以求的宝贝。 而且,曹昭《格古要论》中记载:“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 就这么珍贵的东西,居然出现在这里,大家怎么可能不震惊? 不过,大家马上就反应过来,如果是定窑真品,康力行又怎么会拿过来呢? 曹进有些恼怒地说道:“康力行,你当我们是傻瓜吗?” 康力行嘿嘿一笑:“如果是完整器,我当然不舍得拿过来了。” 说着,他就把他带来的盒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只口沿处缺了一块的斗笠碗出来。 只见碗呈斗笠造型,全身施以紫釉,看到这里,孟子涛就觉得不对,而曹进是是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 “康力行,你这是鬼的紫定啊!” 康力行一脸不爽地说道:“怎么不是紫定了,你们看看这釉色绚紫如葡萄,还有这胎,这工艺,哪点不是紫定了?” 曹进冷笑道:“定窑遗址都没有发现紫定产品,有的是酱釉,呈酱色。酱釉呈色剂是铁,而紫色的呈色剂应是锰,我国瓷器用锰金属要晚到明代。而且你这东西连窑变都没有,你跟我说,这是紫定?” 康力行说道:“紫定就是紫定,酱定就是酱定,谁告诉你是一回事的?以前没发现不等于不存在。至于说没有窑变,难道就不能是民窑的产品吗?也就是因为是民窑产品,不然我怎么可能拿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