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4章 不情之请 (第1/2页)
镇守边关三十年第424章不情之请儒圣叹了一口气,很是惭愧的说道:「是我太过于迂腐了,以为可以有教无类,但谁曾想,这北莽,确实不是可以教化之地,因此,我算是大错特错了。「 李长凤脸色有些难看,下意识的问道:「那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这样做嘛?「 儒圣点点头,「再给我一次这样的机会,我也会这样做的,因此,这是我的理想,让儒家的学说,可以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是现实跟我的理想出入太大了。「 闻言,台下的众人,不禁为老儒圣的胸襟和理想肃然起敬。 这下,李长凤算是彻底败下阵来了。他知道,当儒圣这样说了之后,他已经在这个老人家身上找不出任何一个错误了。 如果错,那只是现实的错,并非是儒圣的错。 就算他是圣人,他也无法让理想变成现实。这就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显然,这一刻,所有人都理解了儒圣,知道了他的抱负,知道了他的理想。 这种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 试想一下,谁会为了一个理想,竟然将一身一品境的修为给废掉,去与现实做一场砥砺前行。 而且在知道这样的现实,知道这样的失败结果后,儒圣仍然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这种高义,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的。 所以,在所有人看来,李长凤的刁难,也只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已,这根本无法抹黑儒圣,反而让众人知道了儒圣的心思。 这是一个可以为了理想,而付出一切的老人家。 这样的人,自然是容不得任何人去诋毁的。 很快,李长凤被赶出了岳麓书院。 当然了,他也没有脸面继续待在这里了,就算没有人赶他走,他也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不敢再露头了。 儒圣的一番肺腑之言,自然是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而就在这时,朝廷的圣旨到了。 众人连忙让开一条道来。 那些手捧圣贤书的士子,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看着大太监魏公。 这大太监魏公,可是老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朝廷让其来宣读圣旨,可见这道圣旨并不一般。 那些士子们,紧张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 因为他们触发了某种记忆,曾经熟悉的一幕,如昨日一般历历在目。 曾经,儒圣自废修为,被老皇帝震怒,而宣布了一道圣旨,言明从今往后,不准儒圣回京城,否则将杀之。 如今,儒圣堂而皇之的回到了京城,还在岳麓书院讲学。 这样的举动,自然是拂逆了天子的威严的,因此,很容易惹来老皇帝的怒火。 这些读书人,自然是清楚这些往事的,因此,在场的人,无不紧张,生怕老皇帝一道旨意下来,将老儒圣给打入了天牢。 这样一来,就是打了所有读书人的一个脸面。 毕竟,儒圣可是儒家圣人,代表的是儒家的颜面。 如果真的被朝堂打入死牢,那么儒家的信誉就会扫地。 这样一来,绝对会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那些读书士子,很害怕老皇帝昏了头,竟然做出这样有违天下读书人信仰的事情来。 很快,魏公走上讲台,咳嗽一声,「儒圣,您老人家别来无恙呀。我是来宣读圣旨的。「 儒圣自然是儒家圣人,哪怕是面对圣旨,一样可以不跪,这是圣人的尊严。 因此,老儒圣只是微微点头,轻笑一声,「等你很久了。「 台下的读书士子,一个个紧张的大气不敢出。 但在魏公宣读圣旨的时候 ,那些士子也只能乖乖的跪了下来,恭迎圣旨的宣读。 在一众人之中,王也几个人,只是盘坐了下来,并未跪拜。就连詹台琉璃都没有跪拜,显然詹台琉璃也不理会所谓的天子圣威。 能让她詹台琉璃跪下的人,显然除了父母,恐怕已经没有其他人了。 所谓的血滴楼楼主,也只是一个掩饰的身份而已。她根本不在乎。 这时,大太监魏公已经在宣读圣旨,照例是一段文绉绉的文字。 很快,圣旨宣读完毕,台下的那些士子还没反应过来,只见大太监魏公笑呵呵的将圣旨递给了儒圣。 儒圣笑容灿烂,接过圣旨,一笑道:「多谢魏公公了。「 大太监魏公一笑,摇了摇头,对儒圣说道:「儒圣呀,您老人家,辛苦了。此番,陛***恤,恢复了你以往的一切待遇。希望你好好珍惜吧。那咱家这就回去复命了。「 说着,大太监魏公便领着一众侍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