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李纲归来  (第2/2页)
折腾了一番,这江南之地恐怕横生枝节,还会出现大乱。    而且不会太久了。    其三,李纲让他们打前站,除了交权告诉朕他没有异心之外,也在给朕时间,给朕布置的时间。”    大殿之上,赵桓揉着自己的额头颇有些许无奈,对于李纲送到自己手中的这个难题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说的难听一些,李纲这般做可谓是缓解了大宋的燃眉之急,但是换而言之,他如今就如同明之于谦,不敢说大宋,最起码汴京之地的兵权尽在他手。    他又是一个极致的进攻派,手腕强硬不肯有丝毫的松懈缓和。    自己要么按照他的意思做,要么....    李纲不掌兵,或可有生路。    这句话赵桓算是彻底的明白了过来,一个掌握兵权,甚至是重兵大权的极致重臣,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可是要命的。    “陛下如今打算战还是和?”关键时刻作为谋士的宇文虚中还是一句话点破了关键,“若陛下仍然坚持死战到底的话。    那么陛下和李纲那自然是君臣相依,不敢说千古佳话,最起码日后史书上也算是青史留名。    可若是陛下...为了江山社稷的话,还望陛下早做准备。”    童贯在一旁一言不发,虽然现在这汴京城中算得上赵桓心腹的就这么两个人,但是现在童贯除了给赵桓介绍这大宋的诸多人物事情之外。    他是一个字都不多说。    宇文虚中依旧是这般的强硬,说出来的话也是如此的...让人心中生寒。    “这就没有折中之法?”
    “陛下不必心存这等幻想,李纲乃是何人陛下比臣等更加的清楚。    李纲是一个至纯之臣,他对大宋的忠心无人可以比拟,但是他对敌人的恨,同样也无人可以比拟。    难不成陛下还指望李纲的嘴里能够说出议和这两个字来?    亦或者陛下觉得江南之地的反叛来的还不够快?    李纲如今所作所为想来陛下也看出来了,只要能够将金人打退,江南反叛就反叛了,饿死百姓就饿死百姓了。    饿死了就继续生,反叛了就继续剿。    老臣说不得这种事情对或者错,但是我等可能一战将金人屠杀干净,从此北疆彻底稳定,不再有战事出现?    我等做不到,甚至就连将金人斩尽杀绝都做不到。    那既然如此,我等为何非要将最后这点底蕴都消耗掉?    老臣为李纲请功,但老臣不认可李纲所作所为!”    “哎....”千言万语赵桓最后只变成了一声叹息,他知道李纲是大宋最大的重臣,也知道李纲是自己最大的恩人。    但这世间最可悲的就是,宇文虚中说的也都对。    “暂时将兵马归营,让王焕负责守卫边境,让...熙河前军统领辛兴宗前去接应山东的韩世忠,留王渊驻守山东半境。    使统制官苗傅、刘正彦领军护百姓南下,进入江南或者关中重新安置下来...    让百姓进入关中,江南即将不稳,先暂缓进入江南之地。    留邓州知州张叔夜前往河东路,支援张孝纯之子张灏与杨惟忠两位将军。    同时接应折彦质等人回转汴京之地。    传令宗泽,放缓进攻脚步,打听燕京之地到底如何,岳飞与郭药师现在没有任何的动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算是归路被断绝了,他们也没不能就此消失了!”    “我等领命!”    童贯与宇文虚中听到赵桓的吩咐之后立刻领命告退,他们该说的已经说了,剩下的就是赵桓自己去解决了。    毕竟赵桓不是昏君,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李纲,很快就回汴京了。    看着风尘仆仆为自己搬救兵,筹粮秣,护辎重,稳固民心,抵挡金人的大功臣。    看着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朝拜的大宋重臣。    赵桓真的觉得,还是摸不着的忠臣才是真的忠臣。    “李卿归来辛苦,快快去休息一番,虽然京师之地现在辎重粮秣不多,不过朕今日一定要以茶代酒,宴请李卿...”    “臣多谢陛下,不过臣此时回军朝廷并非是要赴陛下之宴。    臣只想问陛下,可还记得臣离开之时,陛下对臣的约定否?”    “....要不李卿先休息?”    “臣,请陛下征召天下兵马,汇聚一堂与金人决一死战,不死不休!”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