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起时_番外北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番外北晋 (第6/6页)

沐风,但此刻的秦伯庸不会停手,他要为兄弟复仇!

    雨点化成的斧钺一把又一把的砍过他们的身体,进去前皆是透明,出来后便全然变成了红色,在三人的身后停顿,变回一摊血水从空中落下,摔在地面。

    三人顷刻便是遍体鳞伤,可秦伯庸仍未停手,他手臂由下而上一挥,地上的土块也化为斧钺朝着三人砍去。

    此刻的沐风赶到了秦伯庸的身后,可她没有出口阻拦,因为这三人,已经死了。

    土块在空中化为尘土被雨滴冲刷会地面,秦伯庸一声大喝,又是火焰凭空出现,同样的斧钺,同样的朝着三人砍去。

    待得火焰消散,秦伯庸还没有收手的打算,他手臂高高抬起,漫天的黑云便开始轰轰作响,但,他的手臂挥不下去了。

    沐风出手拉住了秦伯庸,她的表情也不知是何意味,声音低沉说道:“够了......”

    秦伯庸在空中大喘,他疯癫的望着远处的三人,手臂还在用力试图挥下,天空的雷声也是逐渐躁动,可,沐风握的太紧了。

    两人僵持些许时间,秦伯庸终于放弃了。

    察觉到他的手臂松软,沐风便也放开了他的手臂。

    秦伯庸直接瘫坐在了脚下的风层之上,他单手遮面,哭了出来......

    雨下个不停,秦伯庸和大师兄的眼泪也没停下。

    过了许久,半空中的秦伯庸平静了下来,他默默的控制着风层,将两人送回了城楼之下。

    秦伯庸起身踏地而行,十一个将士一齐让出了道路,让秦伯庸和沐风走过。

    站在徐凉的身后,秦伯庸拳头紧握,痛苦的闭上了眼眸。

    沐风上前查探,随后起身对着秦伯庸说道:“他走了......”

    “我知道,劳烦沐姑娘先救人吧......”秦伯庸开口说道。

    沐风点头,她先将昏厥过去的师妹喊醒,随后两人便开始着手医治面如死灰的大师兄。

    花费了些许的时间,大师兄全身断裂的骨头被两人治好。

    他能动弹的第一件事不是别的,就是郑重的跪在徐凉身前,磕了三个响头。

    随后他轻柔的将徐凉的双眼合上,言道:“对不起......”

    大师兄起身,他愤愤的脱掉了身上的仙门道袍,随后用力的摔在了地上。

    其他幸存的仙门弟子也是跟随着大师兄的行动,一齐将衣服摔在地面。

    大师兄轻轻的取下徐凉的头盔,他用内衫将其擦拭一番,随后缓缓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大师兄面朝秦伯庸环臂抱拳,双膝跪地,大喊:“秦先生在上,今日我赵无涯承徐凉徐大哥遗志请求加入北晋,誓死以吾之一生,捍卫北晋、守卫臣民!”

    其余仙门弟子皆跪地,按照大师兄的说法,一齐宣誓!

    次月,通州之外。

    秦伯庸携身穿紫金甲的赵无涯立于高空之上,将三具死尸扔进仙门高塔。

    “仙门老儿,若再敢犯我北晋,皆是如此下场!”

    这话,是赵无涯拳抵甲前缺口对着通州大喊。

    天仁四年。

    北晋城外聚集了乌泱的人海,为首的九人,便是仙门之中下五门与平四门的门主。

    他们立于高空俯视北晋城楼,大喝着让云何处与秦伯庸出来受死!

    出面应战的,是秦伯庸于十二个紫金将士。

    他们十三人死守北晋城两年之久,未曾让仙门攻进半分。

    秦伯庸“五灵妖人”的称号传播天下,人尽皆知。

    天仁六年中。

    仙门受命退回通州。

    天仁八年。

    通州仙门上三门合力围攻北晋。

    应战之人,只有一个“小孟尝”云何处。

    次月,上三门无功而返。

    天仁十二年。

    北晋势力初成,立国都为北晋城,王上为云何处,国师秦伯庸,十二将领带兵分守边疆。

    天仁九十七年。

    北晋西侧与南侧受重敌犯境,云何处于秦伯庸身穿战甲,一人行至南侧“蓬淼”抵御仙门总攻,一人赶至西侧“洛水”防御天下豪杰。

    天仁一百一十三年。

    大战结束,云何处死于仙门之手,但将其全数逼退。

    秦伯庸驱赶外敌之后马不停蹄赶往“蓬淼”,带云何处回北晋国都。

    秦伯庸自北晋城外便怀抱云何处的尸首行走,由大路走近城门,他要带兄弟再看看自己用命受下的江山。

    秦伯庸进城门开始,街道两侧便全是百姓,他们自发带孝跪在两侧,迎回王上和国师。

    自那日起,为期七日,北晋城举目白色。

    天仁一百一十四年。

    秦伯庸扶云何处长子云国安上位称王,北晋改国号为“盛世”。

    盛世三年。

    北晋军力充沛,边疆皆是捍卫北晋的将士。

    盛世五年。

    十二紫金将士受召命回晋受封。

    盛世七年。

    北晋开始剿灭国内做乱的匪徒,还百姓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盛世一百年整。

    玉面国师秦伯庸当朝宣称辞官退位,也不接受云国安的封赏,只说自己要在这太平盛世之中亲自逛逛。

    盛世一百八十二年。

    秦伯庸行至北晋的极北之地,北凉域,这里是徐凉出生的地方。

    秦伯庸在“栖凤山”下搭好了房子,准备找些树枝来支起围栏。

    他独自走上栖凤山,遇到了一个住在山上的少年。

    秦伯庸好奇问道:“小兄弟贵姓?”

    朴素衣衫的少年露齿一笑,抱拳鞠躬说道:“无名无姓,叫我野小子便是!”

    自那之后,这野小子便和这个老头子熟络了起来。

    ps:这种编纂历史好难写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