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给出一个鉴定书吧 (第3/3页)
里也没写着不让参观啊,怎么我们普通老百姓进去看看还不行啊?” 有一位大妈端着个盒子正从里头出来,见到这一幕,:“有什么可参观的,里头都是假东西,连专家都是假的,什么破眼力,居然我这宝贝是假的,我再也不来了。”
给站在门口那伙子都蒙了,这到底要不要给叶解释解释,他们这里是正规鉴定中心那。想了一下,为了自己工作单位的名誉,这伙子还是决定点什么,他:“这种人见多了,自己看走了眼,高价买了假东西,被我们的专家识破了,就死不认账,还污蔑我们专家。这位先生,别听他胡,我们这里的专家可都是上过电视的....” 话还没完,又从里头出来一个老头,骂骂咧咧的:“什么破专家,还上电视上骗人!”看了那伙子一眼,又看了眼叶,了一句:“别上这鉴定东西来,都是假的,他们根本看不懂!切!”骂骂咧咧的走了。 给那伙子整不会了。 “不是假的,我们这的老师不是假的!” 叶摇了摇头,拿出手机给李仁中打电话:“已经到门口了,你们门口这个伙子很称职啊,没带东西不让进那。” 李仁中让叶把电话给门口那子,结果他听完脸色大变,赶紧把叶往里头请:“叶先生,不好意思啊,我不认识您,您大人有大量,嘿嘿嘿。” 叶还安慰他呢:“年轻人都不容易,以后啊,见到那些不服气的,你什么都不用,随他们去就行了,假的怎么都变不成真的。” “谢谢哥!” 叶还是等今来鉴宝的都鉴定完了之后,才进去找的他们。 进去第一句话就是:“两位老师,真是敬业啊!这才出远门回来,又回来上班来了,也不多休息休息?” 王孝庆自打在洛阳城分开之后,还没跟叶联系过呢,现在见到他非常开心,站起身给他倒水喝:“哪里闲得住啊。听你最近又得了好东西了,是吧?我跟老李这是发挥余热,你才是到处捡宝贝啊。” 叶笑着:“碰巧而已。去滇南旅了趟游,跟当地的村民得了这么个东西,您二位给看看。” 叶这才把那勺子从兜里掏出来,用一个扎染的手绢包着的,这是他离开滇南前秦珏给他的。 当时林慧还跟赵德山嘀咕这是什么定情信物。 结果看见叶用他裹上了勺子,就也不出什么了。 李仁中先是看了看那块布:“这是扎染布?这个做工看着相当不错啊。” 王孝庆笑了:“这里头的宝贝你还没看,先看上这块布了?” 叶指着那布:“这家作坊是当地最大的扎染坊,他们的产品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工艺这块是没的的。老板人也很不错,是考学出来之后,又回家创业的。” “嗯。”那俩人纷纷点头,王孝庆:“那真是不错,传承民族文化,这是造福人类的功德啊。”他看着李仁中把那个布打开,露出里面的青铜勺子来。 “勺子?”李仁中从旁边拿了一副白手套,戴上之后,才拿起那个勺子,正面对着他,背面对着王孝庆。 “这纹路好特别。”是王孝庆的声音。 李仁中从正面没看出来什么,听王孝庆这么一,又翻了过来,直接放到那块布上,两个人闷头研究了起来。 叶:“按照他们当地饶话,这个图案是古滇国的图腾——蛇。” 李仁中:“的确是蛇形,我去过滇南省文物局,当年那批古滇文物出土的时候,我也在现场。那时候挖掘出来的古物里有蛇形的不少,后来的确有一种法,古滇国以蛇为图腾,不过归根到底,这也都是后饶猜测。” 王孝庆又:“不管是不是图腾,这个勺子是旧物没错,这东西很有价值啊。叶,你这一趟可真不白去,抱着旅游的目的,却得了这么大一个宝贝,真是太值了。我啊,以后也得多请请假,全国跑一跑,否则整给别人做嫁衣了,自己手里没几个拿得出手的。” 李仁中笑呵呵的:“你老王还别眼馋,滇南那个地方你去的少吗?这东西也有千年了,一直在那边农户手里,你不也没得找吗?所以啊,这个真的是看命。你看人家叶,去了一次,就得来了,咱们这老东西,去几次,该得不着还是得不着啊。” 接着,他又问叶:“这个,你打算怎么处理?” 叶正好想着要打网上那些喷子的脸呢,就:“两位老师给我来一个鉴定,把您二位的大名也署上。” 王孝庆:“这没问题啊,一会儿就给你办好。不过你是打算拿它做什么?要不要我和老李组个局,帮你找找买家?” “那就再好不过了。” 李仁中有些犯难,他:“老王,这个可是两千年前的古物,我估摸着至少几百万,年底了,他们兜里有钱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