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货市场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_第一百一十九章 趾高气扬的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趾高气扬的来了 (第1/2页)

    那个年轻人终于停下了手里的工作,看了眼李仁中,:“您懂得真多,我的确入行8年了,顾老师我这种资质差的没有别的途径,只有靠努力了,不定将来还能有点出息。”

    李仁中:“你们这个行当,本来也是靠日积月累练出来的手艺。”

    叶也:“是啊,就是书法也不是一两,几年就能来练成的。况且你还这么年轻,再过几十年,不定就成大师了。”

    那年轻师傅又:“我没怎么上过学,也不会画画,不会书法,肯定成不了顾老师那样的大师。”

    伙子虽然话里不自信,但是手下的动作却很流利,干活也很利索。

    叶:“有你做出来的成品吗?”

    伙子指了指旁边的架子,:“那边,今刚烧出来的,顾老师,让我看看有什么瑕疵,其他没什么问题的都被运走了。”

    “我能买一个吗?”叶问。

    伙子头也没抬,他在按壶底,了一句:“想拿你就拿一个,不差这十几二十块的。”

    叶相中了一个树桩形状的壶,这壶身磕磕巴巴的不是很平整,更不上圆滑,有些地方还能看出来手法不娴熟。

    他:“那我就拿这个吧,谢谢你了,师傅。”

    那伙子只抬了一眼,“哦”了一声,又继续干活。

    恐怕连叶自己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这个壶真的成了值钱的了。

    ***

    原来李仁中的那个拿着上百万壶沏茶的主儿就是顾少康。

    他家里的壶都是他自己制作的,而且都是独一无二的,还不卖。李仁中之前提过几次,想买一个,他都不卖,:“都瑕疵品,自己用用得了。”可若是让他送,他还舍不得:“就这一个这样的,再做不出来了。”

    王孝庆问叶能不能把他在文化园买的那副画拿来给顾师傅看看。

    叶自然是愿意,这种东西对他而言可能就是值钱的玩意,而对于懂他的人来,才是真真正正的艺术品。

    吃过饭,王孝庆专门回了酒店一趟,拿了叶那个在文化园买的画,给顾少康看。

    两个人像多年的好友重逢一样,一直聊到了黑,才依依不舍的回了酒店,临走前,顾师傅答应要给叶做一个简约的壶,而且给他插个队,年后就能做出来。

    这趟行程一切顺利,李仁中的这些货会找专业的公司保质保量的运回京城,他们隔日一早便要回去了。

    晚上,叶拿着自己的战利品回到房间。

    他记得秦珏是晚上9点半飞欧洲的,现在是般半,人应该还在京城国际机场候机。

    叶给她打了个视频过去,那边很快接了起来。

    “要上飞机了吧?”叶问。

    “检票了。”秦珏还保持坐着的姿势,好像一点都不着急似的。

    “你要飞几个时?”

    “差不多12个时吧,明这个时候才到。”秦珏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要是能坐火箭就好了,嗖的一下就到了。坐长途飞机还是挺累的,不是坐着就是躺着。”

    “十二时啊?”叶连坐火车都没坐过这么长时间的。到现在国内的地方,他最远也到过滇南,广西了,但是也就坐飞机半到了。

    要坐一晚上飞机?还真没体验过。

    “哪回?”叶问。

    秦珏那边响起燎机催促的声音,只听她:“不确定,回来跟你联系,我要登机了……”

    ***

    一周后,叶家的院已经装修完成。

    叶开着他那辆大奔带着他爸妈去揭幕的时候,胡同里热闹极了。

    正好赶上了周末,回来探亲,蹭饭的年轻一辈也基本都在。

    车子往胡同口头来,里头太窄,叶也心疼这大新车,试了几次,胡同里停的三轮车都绕不过去。

    叶国强:“干脆停胡同口得了,这二环里就是停车费劲,早些年也没有弄那个地下停车场,连个公共的都没有,真是没有你那区方便。”

    叶国强在五环外住了几,居然还住习惯了。

    现在回来感觉哪哪都挺憋屈。

    叶这车膜是全黑的,从侧面根本看不着里头。

    一群闲着无聊的人站在不远处看着那车叨咕着:

    “哟,这谁家的车?是不是老郭家儿子从国外直接运回来的?”

    “什么呢,有没有点常识,国外运回来还不如在国内买,关税都老么些。”

    “是老刘的闺女傍上款儿爷了吧?”

    叶国强是第一个下来的,他今还专门穿了一件儿子给他买的新羽绒服,潮牌的,带上一副墨镜,下车的时候差点崴了脚,赶紧扶住门框摆造型。

    老家伙们看见了,一时半会的都没认出来:

    “这谁啊?”

    “怎么这么烧包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