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九十八章 《农政全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农政全书》 (第2/3页)

,无水则无田。北方户户引水极为困难,但集中屯垦,千户共引一池水,或为上策。”

    “彩!大善!”朱常淓看着桌上的《农政全书》,此时就像是瑰宝一般闪耀,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页,对徐光启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可惜,昔人已乘黄鹤去。

    “韩霖,继先师之遗愿,为百姓谋福祉,你可愿?”朱常淓直接问道。

    “师弟陈子龙,也可完成恩师遗愿。”虽然看得出来,眼前的潞王俨然有中兴之志,但韩霖还是不太愿意做官。

    官场,是个吃人的地方。

    朱常淓笑容一滞,眼角跳动起来。

    徐孚远见气氛有些尴尬,坐立难安起来。

    韩霖倒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坐在椅子上默默喝着茶。

    静的针落可闻,只有朱常淓翻动书页的声音。

    就连侍立在侧的李宝都担忧地看向了韩霖,心想这家伙说话就不能委婉一点,惹了监国生气,能有你的好?

    “陈子龙年纪太轻,尚需磨砺一番。”朱常淓面无表情地幽幽说道。

    “不知监国想让草民做什么官呢?”韩霖直言不讳道。

    “工部如何?正好,此时工部只有夏允彝一人主事,他急需帮手。”朱常淓立刻说道。

    夏允彝已经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开始理事,但尚缺侍郎辅佐,眼下的韩霖再适合不过了。

    “眼下监国需要草民做些什么事?”韩霖直接问道。

    朱常淓想了想,严肃说道:“本王要你做的,只有两件事,第一,革新火器,第二,实践此书。”

    说着,朱常淓举起了手中的《农政全书》。

    “正好先从绍兴府开始试行!”朱常淓又补充道。

    韩霖听罢,起身向朱常淓行大礼,朗声道:“愿为监国效命!”

    朱常淓大喜,让李宝扶起了韩霖。

    “稍后本王便下诏,任你为工部左侍郎,好好做,不要枉费了徐阁老的心血。”

    “臣,谨遵监国命!”

    徐孚远松了一口气,这韩霖,方才是在故意试探潞王,还好潞王没有计较。

    随后,徐孚远与韩霖两人便一起告退。

    一个时辰后,潞王的诏命送到了内阁。

    姜曰广从速办理,很快,正在与徐孚远闲逛的韩霖便接到了内阁任命公文与袍服冠带。

    “这也太快了吧?”韩霖惊讶道,曾经朝廷的办事效率,那真是一言难尽。

    “那是自然,潞王最不喜办事拖延的,而且还说眼下国事艰难,一切政务从速从简办理,严禁推诿扯皮。”徐孚远解释道。

    韩霖听得连连点头,朱常淓在他心中的印象变得更加圣明起来。

    酉时,韩霖穿着崭新的袍服来到了工部值房。

    斜阳透过窗户,映照在房内的桌案上。

    宽阔的厅房内,只有一人在伏案办公。

    听到有人进来,夏允彝抬头,眯起眼睛瞧了瞧,见是个生面孔,便问道:“何人?来我工部何事?”

    韩霖见坐在那里的人身穿绯袍,锦鸡补子,便知道此人就是刚刚上任的工部尚书夏允彝无疑了。

    “在下韩霖,字雨公,新任工部左侍郎,前来拜见上官!”

    夏允彝一听是来了帮手,不禁面色大喜,急忙起身上前,拉住了韩霖的手腕,笑道:“雨公兄,你可真是及时雨啊。”

    “彝仲何出此言?”韩霖问道。

    “嘿!这不是绍兴要开始清田了吗,高阁老说了,这一回正好一并修缮水利,这两日可把我忙坏了。”夏允彝苦笑道。

    韩霖一听兴修水利,便话多了起来,两人开始伏案商讨起方案来。

    顺利完成招贤任务的徐孚远回到了总督衙门的小院,向张国维复命。

    听到韩霖被任命为工部侍郎,张国维不禁感慨,潞王还真是用的恰到好处。

    像韩霖这样只知做事的人,你让他做一部堂官,那必然会让其被官场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所牵绊。

    这样的人,就是得给他寻个好上司,为其遮风挡雨,才能使其全心做事,发挥才能。

    徐孚远也看出了潞王如此安排,其中包含了对韩霖的爱惜之意。

    “闇公啊。咱的炮厂......”张国维正想和徐孚远说说筹建炮厂的事情,刚一开口,徐孚远直接一溜烟就跑没了影。

    “嘿~”张国维有些哭笑不得。

    “哈哈哈,玉笥兄,就是田地里的牛,你也得让它歇一歇啊。”一旁的祁彪佳大笑道。

    院门外,徐孚远喘着大气走在街上,暗道还好跑得快,忙了这些日子,他可是几乎连轴转,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