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当年卢督师身被四矢三刃,死而不倒,你这鞑子也配? (第2/3页)
摆手,还好此前向南京发去了快马,坚持一下,尚有生机。 济席哈重重叹息一声,他心中已感受到了死亡正在靠近。 此部明军都是亡命之辈,今日大胜,又怎会给他们喘息之机? 那些明将一个个都敢单枪匹马闯中军,虽城高不可挡也。 巴布泰正在城上布置防守,明军三面围城,唯城北留阙。 他惨笑一阵,暗道:这许是汉饶围三阙一之计,北岸,定有伏兵! 自以为看破玄机的他并没有向叶臣汇报此事,专心守城事宜。 殊不知,这一下,彻底丧失了生机。 围城本不在明军计划之内,所以河北岸并无伏兵。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机只在倏忽之间。 王翦才不会给鞑子留生机,第一时间便传令给张家玉,命其率踏羽营骑兵渡河,往北岸游击。 张家玉得令,领踏羽营万骑寻得浅滩,涉水而过,逡巡于北岸,彻底锁死了叶臣脱困之路。 明军各部围城暂歇,日暮西山之时,松山营全营炮兵进入射程,开始准备炮打宜兴。 王翦选募敢死轻兵一千,分由焦琏、白贵、胡一青等猛将带领,只等轰塌了城墙,便由他们为大军开路,杀入城郑 朱常淓见前线事定,便带着楚王返回了香兰山大营。 他身边的王府直卫也只剩一千人左右,牛三也身上挂了彩,好在没伤及要害。 “王兄,真是酣畅之大胜!将不贪生,兵不畏死,痛快!”楚王朱华壁意犹未尽地兴奋道。 今日他与张煌言并肩作战,他射杀了七八名逃窜的鞑子,楚王之名,也在军中传开。 “王弟身继楚嗣,千万心。”朱常淓笑道,年轻人果然是血气方刚。 楚王朱华壁悻悻一笑,答道:“臣弟记下了,嘿嘿。” ...... 宜兴,叶臣独自立在庭院之中,望月自语道:“摄政王,奴才愧对大恩!” 刚完,环城响起了剧烈的炮声。 叶臣只觉得整个地面都颤抖了起来,几乎站不住脚。 他浑身一个哆嗦,明军的火炮已经成了他的梦魇。 “不好了,都统,明军数不清的火炮同时轰击东西两城,城墙均已开裂,即将坍塌!” 斥候慌张来报,叶臣缓缓抽出了腰刀。 “去吧,告诉巴布泰,大清勇士,从不言败。” 斥候得令离去,叶臣缓缓抽出腰刀,坐在堂前檐下,认真的擦拭起来。 这把刀跟随他南征北战多年,斩了无数明军。 他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更是深得摄政王宠信,可没想到在这江南,竟败的彻彻底底。 叶臣苦笑,他终于明白,豫亲王多铎那样尊贵的人,为何选择了退却沉寂。 定是他早发现了明军的变化,知道事不可为,才借杭州之败,称病不出。 自己前去接替,多铎甚至有些迫不及待,果然是个老狐狸。 要不怎么人家是亲王呢,估计早就预料到平定江南,已不再是唾手可得。 自己这一败,恐怕南北要划江而治了!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成了大清的罪人。 炮声隆隆,这清月无声。 满城清兵惊惧,明军大显神通。 雷霆震彻,飞火袭空,打的城墙土石迸溅,终是倒塌。 早已准备好的明军轻兵动如脱兔,在数员大将的带领下,开始突击。 城墙倒塌,城上的清军全部丧生,侥幸得脱者早已心神大乱,哪里还敢抵抗,见明军杀来,撒腿就跑。 西边的锐士营也轰塌了半段城墙,大军发起了冲锋。 两面大军陷阵,清军斗志全无。 巴布泰见状,正欲撤往北城,却接到了叶臣传话。 “奉国将军,都统有话,大清勇士,从不言败!” 巴布泰一听,低沉道:“知道了,大势已去,请都统出北门求活。” 罢,便领着身边的几千兵马掉头去堵明军。 胡一青跑的最快,率几十人杀到主街,见数千鞑子列阵以待,大喜。 “嘿,弟兄们,有大的!” 明军正要冲杀,却被胡一青拦着,清军擅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