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一百六十五章 选锋重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选锋重骑 (第2/3页)

后人评,一朝兴衰,须看当世英豪。”

    “陈子升,尚需努力。”

    言毕,那两名内侍唤起了陈子升。

    陈子升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潞王非但没有生气降罪于他,还温言勉励,令他心中感动不已。

    他一边连声向那两名内侍道谢,一边从袖子中摸出些许碎银,想要当做酬劳,却被那两名内侍拒绝。

    亲自将潞王的内侍送出了营门,陈子升深深一叹,还好潞王心胸宽广,不然自己命难保。

    正要转身,一名夜不收背插旗伏在马上急速驰来。

    “让开!让开!”

    陈子升赶紧避让,心想应是鞑子有了什么动作,便赶紧朝着中军帅帐走去。

    王翦被亲兵紧急叫醒,夜不收探得金坛县有清军两万,主将正是在吕城镇独自走脱的总兵许定国。

    金坛县的清军斥候已经被明军夜不收全面压制,许定国断定明军一定是大举进攻溧阳了,所以尽出金坛之兵南下,准备援救溧阳。

    上次他围剿明军不力,失了吕城镇,使得明军大部撤离,刘良佐十分气愤,扬言要将他逮拿治罪。

    许定国心中害怕,缩在金坛不出,刘良佐派去问罪的人进不了城,只能无奈返回。

    刘良佐见许定国耍起了无赖,气的直接向南京勒柯浑上奏弹劾。

    许定国知道现在只有立功才能保住自己的命,所以麾下兵马倾巢而出,准备去救图赖。

    明军夜不收早已经在斥候争斗中取得了全面的优势,金坛县刚有动作,就被发现。

    王翦闻讯,在舆图上看了一阵,心中便有了计较。

    “传令给张家玉,务必击溃此部清军!”王翦道。

    帐中正在洒扫的亲兵把总得令,赶紧出帐派人前去踏羽营传令。

    既然自己送上门来,那自然不能客气,以踏羽营现在的实力,对付两万清军应当不在话下。

    站在舆图前盘算片刻,王翦来到案前,那亲兵把总赶紧上前研磨。

    提笔书就一封书信,晾干了墨迹,他心叠好,递给面前的把总道:“马三河,你亲自跑一趟,将信送到常州那边。”

    “镇江之敌若有动作,他们得见机行事。”

    “大将军放心,末将这就去。”

    马三河郑重的将信揣进了怀中,拱手应诺道。

    自从王翦成了大将军之后,便将马三河任为了自己亲兵把总,原本他顾来那一百毛兵也全部成为了王翦最信任的近卫。

    马三河到现在都觉得一切有些不真实,这位雇下他们的东家,竟然一夜之间成了大将军,统帅万军。

    王翦也兑现了他的承诺,给了这些毛兵双倍的雇银,契约完成,佣金结清,马三河拿着银子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东家成了大将军,还要个屁的银子,跟着大将军混,那不比银子有盼头?

    于是,马三河带着一众毛兵主动要求加入明军,在王翦麾下效力。

    一路同行,王翦也对这些朴实善战的毛葫芦兵颇有好感,便将他们全部留在身边听用。

    马三河正要离去,王翦又冲着他的背影叮嘱道:“多带几个身手好的兄弟。”

    “哎!放心吧,大将军。”马三河依旧是一副透露着精明的笑容。

    色已经大亮,张家玉率领着踏羽营全营出动,自溧水上游松山营王翊部的防区内搭建的浮桥渡河而过。

    王翊负责在此率军封锁水面,他不但在岸边布置了火炮,还设置了横江铁索,又搭建了三处浮桥,方便大军同校

    看着雄壮的踏羽营骑兵,王翊心中热血激荡,大丈夫,当如是也!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张家玉随中军过河,看到了站在岸边的王翊,二人视线交汇,不约而同的向对方拱手行礼。

    王翊是张煌言的好友,没有官身军职,但他们几个都年纪差不多大,心中都揣着恢复大明的志向,所以一见如故。

    “张提督,旗开得胜!”王翊笑着大喊道。

    “多谢王兄!”张家玉笑道。

    火红的朝阳徐徐升起,踏羽营向北迎担

    许定国的兵马在漕河以西的平原,有步卒一万,骑兵一万,是他麾下的精锐兵马,也是他投降清廷的根本。

    金坛与溧阳之间,有一处湖泊,名为长荡湖,芦苇丰茂,芳草萋萋,洮湖夜月堪称人间绝美。

    在长荡湖西畔,有一镇,唤作湖溪镇,风景秀丽,是文人墨客赏长荡湖美景的驻留之地。

    此时的镇子中,已经没有了什么人影,镇中的百姓为了躲避战火,全部乘船聚到了长荡湖中的大涪山中

    大涪山,四面环水,由南北二峰组成,松林葱郁,竹海苍翠,东望村舍俨然,北观水一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