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秋雨甚凉,忽感从戎之兴 (第2/3页)
r> 朱常淓所过之处,士卒们直呼万岁,秋雨甚凉,忽感从戎之兴。 正所谓: 风浩荡兵车疾,地火奔腾禽兽稀, 此去镇江收失地,戈矛十万拥王旗。 茅山脚下花簌簌,长荡湖畔日迟迟, 云压秀峰百草折,鱼动清波千鸟低。 朱门残破罗绮死,柴扉狼藉綌衫离, 野横闺骨满白絮,道浸精血生荼蘼。 社稷崩碎王侯冢,衣冠沉沦佛狸祠, 敢问公为谁泣?泥销秋水作泪滴。 ...... 秦军一路北进,金坛县望风而降,王翦遣五百人驻守金坛,维持治安,随后便继续督大军直取丹阳。 东路,熊汝霖部十四万大军沿运河北岸全线铺开,他命田见秀领忠贞营攻杀丹徒巴哈纳部。 自己亲率张名振部与阎应元部急攻丹阳,驰援黄得功部。 江阴黄田港,这里已经被江阴知县陈明遇组织民壮修缮完好,水寨也被重新修建起来。 施琅的钱塘水师一直驻扎在这里,封锁长江。 熊汝霖命施琅率水师炮击丹徒镇江,支援陆上兵马。 明军水路协同,诸军会攻,镇江已成汪洋悬岛,岌岌可危。 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自然瞒不过清军斥候。 回到镇江的刘良佐很快便得知了明军动向,一时间,竟有些束手无策。 斜风细雨,檐挂珠帘。 刘良佐正在奋笔疾书,身边的快马已经在等候。 书罢,不等墨迹干透,他便急匆匆将信交给快马,吩咐道:“换马不换人,急递南京大将军处。” “遵命!” 快马冒雨离去,前往南京送信。 刘良佐只觉得寒气透骨,手心脚心俱是冰凉。 伺候他的两名婢女见状,一人跪在他的脚前,轻轻将刘良佐的双脚塞进怀中,用身体为他暖脚。 另一人则为其暖手,刘良佐听着窗外窸窣的雨声,心事重重。 明军的强大远超他的想象,三十万大军,先败多铎,又灭叶臣,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那位监国的潞王,虽素有贤名,但时人皆是戏称,所谓藩王贤名,不过是对庸碌无为的称赞。 现在看来,这位所谓贤冠诸藩的潞王,不是空有其名,绝非等闲之辈。 短短三月,竟能重组大明朝堂,统合数十万大军,其手段,令人惊心。 最让刘良佐感叹的是,这位潞王竟然能容下与大明有深仇大恨的顺军残部,使其为大明效力,真乃是胸怀大略,海纳百川。 “伯爷,该歇息了。”侍女脸上红云飞起,羞赧地道。 刘良佐哪有心思温香软玉抱满怀,皱起了眉头,吓得那颇有心思的侍女低下头去,不敢言语。 “报~” 门外响起了斥候的喊声,刘良佐心头一颤。 “启禀伯爷,丹阳......丹阳......” “有屁就放,丹阳怎么了?” “丹阳丢了......邱总兵正率部向镇江撤来。” “什么?!” 一脚踹开那为他暖脚的侍女,刘良佐惊得站起身来。 自己刚回到镇江,屁股还没有坐热,丹阳就丢了? 愣了半,刘良佐连忙问起了战事详情。 那斥候便娓娓道来,原来是明军水师以火药炸开了水门,长驱直入。 李际遇率兵阻挡,却被明军水师一艘艘自爆快船炸的军心溃散。 明军水师不惜代价,强行贯通了城内水道,遇桥炸桥,遇人炸人,十分疯狂。 城上的守军遭到了明军火炮内外夹击,被打的伤亡惨重,士气几乎崩溃。 黄得功见水师夺下水门,遣精锐登船,自水门突入城内,杀上了城头,守军大乱,被明军一举击溃,跳城而死者,数不胜数。 邱钺见军心溃散,大势已去,便命各总兵收拢余部,自西城门撤出,退守镇江。 城墙上的守军见主力撤退,全部投降。 黄得功顺势占领丹阳,邱钺仅带着本部三万人撤离,此战,明军歼敌一万,俘虏一万,大获全胜。 黄蜚的水师损失惨重,两万人伤亡近半。 黄得功为了感谢黄蜚,将此战缴获的战利品除去要上交五军参赞府的份额之后,全数赠与了黄蜚。 拿下沥阳,黄得功驻军休整,等待明军主力开进。 刘良佐双目失神,丹阳丢失,己方兵马就彻底被压缩成了一线,再无腹地周转,若是明军大军压境,便只能背水一战。 “快,派人去给邱钺传话,让他率军撤往高资镇驻扎。” “确保我军退往应府的道路通畅。” 高资镇,位于镇江府西面,处在应府与镇江府交界。 明军若是抢占此处,则可断绝他们退守南京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