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8章 朕又不是土匪 (第2/4页)
别看他宝庆七年全国收入,钱粮等各种合计早超亿贯,甚至达到一亿五千万。 但他支出大啊。 全国的军队开支,官员开支,并且为了轻徭役,从宝庆六年开始,由朝廷出钱来征役。 像这次借道蔡州,征发金国民夫,每天都要给三十文打底,不能像以前一样白用。 赵与芮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减轻普通百姓的压力。 但这些压力就全部加持到朝廷身上,到了赵与芮身上。 要不是前几年赵与芮用后世高利息这种不要脸的龌龊方式,坑了全国富户几亿贯,哪有这么多钱够他开支。 但坑来的钱也有用完的时候,这次他在全国布局,几乎动员了二十万兵马,同时在数个地方开打,耗废无算,每天的军饷和物资都像流水般的出去,还得想办法赚钱啊。 就在赵与芮若有所思之际,马车里和他同坐的葛洪开口了。 “今年全年,朝廷只从平江府征调了五十万石粮,动员了四批,共计五百四十艘次粮船,极大节省了朝廷的开支,陛下的税改可谓相当成功,百姓们一定不会忘记。” 葛洪也开始拍马屁了啊,不过他说的是实话。 粮价节节下跌,百姓能自给自足,进入临安的粮就少了,朝廷漕运减少,无论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是大大节省。 不料赵与芮居然想的不是这些:“京师京军太多,也耗粮无数,他们在京师训练了这么多年,也没多少机会实战,开年后,当抽调六万京军离京,驻守他处。” “。。”葛洪目瞪口呆。 他在和官家讲民事商事,官家和他说军事。 臣是管商税的啊,不是管军事的。 不过赵与芮说的没错,马上就要全面和蒙古开战,临安城以前就数万京军,赵与芮刚掌权时,比较害怕,拼命拉拢京军,京军训练了近十万,而且是全国最高薪。 这练了数年了,也该出去干干仗了。 以前南宋皇帝没安全感,所以在京师放了这么多禁军。 现在赵与芮安全感不要太好,这么多京军和家属留在京师也是废粮。 葛洪不知如何回答,想了想后,赶紧道:“若禁军抽调六万,明年临安城应该不用从外南运粮了。” 军队也是吃粮大户啊,每户用粮比百姓还多的多。 六万禁军及家属,去年由朝廷支出米粮就超过五十万石。 葛洪说没错,这六万禁军被抽出去,明年差不多不用从外地运粮进来了。 “当减少柴炭,多用煤炭。”赵与芮这时又道。 临安城除了是用粮大户,每年消耗的其他物资也是无数。 其中柴炭、竹木、水果是从严、婺、衢等州运来,海鲜、水产则从庆元府、越、温、台等州运来,其他需要的蔬菜、布匹、盐和各种杂货也都是来自四面八方,每天钱塘江两岸船只云集,全年不息。 此时赵与芮在江西一带大力开发煤矿,又在叠州发现了新的煤矿,赵与芮要用叠州的煤矿运四川两广,江西的支持江南两浙,原本百姓们用的柴炭更多的用到火药和炼钢上面。 而且这时柴比煤贵,同样可以减少百姓的开支。 葛洪闻言点头附和,认为官家到处在为百姓着想。 这会他们的马车刚刚进入御街最繁华的地方,赵与芮指着大路两边鳞次栉比、寸尽无空的各种商铺,对葛洪道:“葛尚书可知道我大宋临安,共有多少行业?” 葛洪一愣,尴尬的摇了摇头。 好在他和赵与芮相处多年,也知道赵与芮不会轻易发火骂人,倒也没什么害怕的。 但这次赵与芮问了,下次他要再不知道就不行了。 “朕让锦衣卫和皇城司调查过,我大宋临安,共有四百一十四行。” “有布行,帽子行,销金行、鱼行、蟹行-――”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知道是不是从两宋开始说起的。 南宋临安的行业也是封建皇朝巅峰了,多达四百多行。 赵与芮又道:“每天凌晨五更,卖早市者的就开店营业,到夕阳西下,夜市又开始了――” 南宋没有宵禁,最晚的商铺,像红楼、酒楼、歌馆等,甚至到三四更天才关门,和五更天开门的早市几乎无缝联连。 也就是说南宋临安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行业在开门的,这在后世都不一定会有。 葛洪不知其意,只能笑道:“我大宋繁华锦盛,都仗陛下之圣明。” 葛洪这人还是比较正直的,一般也不轻易拍马屁。 但和皇帝赵与芮这么多年,看着大宋皇朝的国势蒸蒸日上,估计这是肺腑之言。 “不要老拍马屁。”赵与芮又好气又好笑,再指了指这些商铺商行:“你是商税部尚书,你得看看,这都是钱啊。” “。。”葛洪这才明白了,官家又要改革了? 大宋是有商税的,当然也比较少。 赵与芮现在似乎盯上了临安城的四百多行。 “这件事不能急,得循序渐进,先从最赚钱的开始。”赵与芮笑了笑:“全面征税,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