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_第351章 惨烈攻城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1章 惨烈攻城战 (第4/4页)

了起来,达札赞和阿赞比,阿杰勒三人结伴下城头搬箭,木头柴火。

    结果发现下面又来了好多箭。

    达札赞进西夏时就负责运箭的,这次发现好像用的就是他们营运来的箭。

    当天他们营运了上百万支箭,看来现在要用到了。

    宋军用箭相当厉害,他们守城中有一半是用箭的。

    今天打了一上半,城上有四分之一人在用箭,每人就是射六十支,就得用四五万支箭。

    达札赞自己一上午射了近一百支箭,算是射的比较多的。

    他的弓都射崩了一把,这次下去又换了把宋军的弓。

    运完物资后,发现火油不怎么够了,众人心里有点小慌。

    好在宋军这时有多余的札甲出来,让三人各换了一副,防御力增强了很多。

    宋军在墙头准备蒙军下波进攻的同时。

    守将张能,郑彬两人也在城下巡视查看。

    城中弓箭足够,甲具足够,粮食足够,但火油不多了。

    宋军进西夏当然不会带火油,用的火油都是沙州城原本自己的。

    沙州因为距离西辽近,火油大部份都是来自察合台地盘。

    但没有火油不代表守不住城。

    当年西夏都守了一个多月,也没什么火油。

    只是西夏守军比宋军要多,没有火油后,守军相对困难一点,被消耗起来会更快。

    “上午把城外烧起来后,下午尽量少用火箭,留点火油。”张能这时道:“孟统制让咱们最少得守十天,西夏人都能守一个多月,咱们不能连西夏人都不如。”

    “蒙军不要命啊,这么死都不怕。”郑彬骂骂咧咧。

    这三天蒙军前后仆继,起码损失了五六千人,宋军死伤都有五六百。

    双方战损比在十比一左右。

    这还是宋军防守工事做的比较好的前提下。

    蒙军第一天损失最惨重,被宋军箭雨射了好多。

    第二天蒙军就改变战术,所有弓箭手群中都有人举盾护着,几乎就和宋军差不多,开始保护自己弓箭手,这样才能和宋军对射。

    因为宋军经常对着蒙军弓箭手先射。

    今天第三天,蒙军又进步了,砍了很多小树,然后绑成一列当大型门板,竖在地面上后,躲后面和宋军对射。

    当然,宋军到处用火箭,蒙军暂时还没想到和宋军一样,把这种盾牌浸水里浸湿了再上,所以被宋军火箭消耗了很多。

    蒙军和宋军打了三天,越打越聪明,损失也越来越小,所以张能还是有些压力的。

    反过来,宋军这边也是第一天损失最惨重。

    宋军第一批守城的有大量吐蕃仆从军,还有人没参与过守城。

    有人仗着头顶有防箭棚,随意站着和蒙军对射。

    还有起身捅人时,也不注意。

    所以第一天损失比较大。

    打了两天后,大伙打出经验了,即便在防箭棚里,也不代表安全,随时会有箭钻进来。

    能举着盾牌,一定要举着盾牌。

    起身捅人要快,捅完立刻缩回去。

    不要急,等蒙军越靠近垛口,越好捅。

    这种云梯两面各有一个长枪手,同时捅过去,非常无解。

    攀爬上来的蒙军防的住左边,防不住右边,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全靠城下能有箭手射翻长枪手才有机会。

    “还好蒙军没有投石机,不然就麻烦了。”张能这时又道。

    蒙军从西辽境内来的,因为要求速度,全军骑马跑了上千里过来,所以根本没带投石机。

    现在察合台肯定后悔没带投石机,宋军的防箭棚让他十分恶心,每天都要用数倍的伤亡来换取宋军伤亡。

    也正如张能所料,此时的察合台,真的在后悔没带投石机。

    沙州城的西面五里外,察合台大营人满为患,好多蒙古贵族都在察合台的大帐里。

    所有人脸色阴沉,非常不好看,因为大伙都没想到小小的沙州城,比以前还难攻打。

    沙州城蒙军打下过一次,但这次的难度好像比上次还大,他们每天的战损,比上次还多,同时宋军的损失比西夏军要少。

    这么一对比,就知道现在打下沙州,就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损失才可能。

    宋军在城头建了防箭棚,也让蒙军学到,并在城下打造防箭门板。

    双方都能防箭,宋军因为居高临下,所以还是全面占优。

    蒙军因为占地比较宽广,门板是不够用的,而且容易被对方用火箭烧起来,总体来说,蒙军还是相当被动。

    今天上午打了半天,蒙军又是损失惨重,宋军还点燃了很多地方,烧的蒙军没有立足之地。

    宋军更是惨无人道,居然把蒙军留下的尸体都点燃了,察合台相当愤怒,却又没办法。

    所以他直接下令收兵,然后商议扭转局面的办法。

    不能再和宋军这么打下去,一定得有创新的攻城战术才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