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7章 rou搏 (第2/4页)
> 范新起身之后从地上又拿起一杆精钢打造的长枪,他的背后还背着两枝较短的短枪。 他和王大海两人屁鼓下面坐着一面盾牌,正是重达五十斤的铸铁大盾。 这盾牌上面有五个孔,顶部一个左右各两个。 只见两人同时弯腰,用力一提,沉重的盾牌被提了起来。 盾牌顶部中间有个较大的洞,范新直接把长枪尾部穿过去,接着和王大海两人一人抓一头,抬起盾牌往前走。 宋军前排都是如此,两人抬一面盾牌,一前一后。 一路走到数百步外,对面蒙军也在两里外整队。 范新他们放下盾牌,移到身前。 这盾牌很厚,一层铁一层木,放到身下时,不用手扶都能竖在地面上。 若地面不平,宋军会稍微整理下。 盾牌高达一米五,是宋军中最大的盾牌,比他们后面几排长枪兵的盾牌都高,都重。 若是有个子矮小的宋军站后面,只能看到他的头。 这么厚重和高大的盾牌,当然也带来强烈的安全感。 宋军第一排压力比较大,还要带着钢枪和铁盾。 但第一排的安全性也是比较高。 如果蒙军骑兵来攻,范新把长枪继续插在刚才提过来的洞里,成斜角往上,枪尾扎地,长枪和盾牌形成三角形,范新原地蹲在大盾后,一百多斤的身体加五十多斤的重甲顶在盾牌后面,蒙军的重骑撞上来,盾牌能纹丝不动。 也就在范新把盾牌放好之后,左右两边的宋军都在放盾牌,然后大伙左右观看,尽量要放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不平不平。”右侧宋军发现自己地面不平,他的盾牌高出范新一些。 范新立刻帮他把铁盾移开,发现下面有凸起的一块。 两人同时从左右腰间一摸,拿出一把小铲子,狠狠几下,立马就把地面铲平了。 接着把右侧铁盾重新放下,这下高度和范新的相似。 双方盾牌距离比较近,这时两人各自又取出两根短麻绳。 大铁盾左右各有两个孔,两人以麻绳钻过孔,把两边铁盾捆在一起。 一会功夫,整个第一排所有铁盾都被捆成一条线。 “前面两排听好了――”这时有军官开始大叫。 范新赶紧把自己的钢枪插进顶部的孔上,然后递给后面的王大海,两人各持一头。 “起。” 哗啦,前面两排宋军把绑在一起的铁盾整个提了起来,整个一个排面,所有铁盾连成一线,相当壮观。 “往前十步。” 哗哗哗哗,宋军往前慢移了十步,因为所有铁盾连在一起,大伙走的比较慢。 十步之后。 “扑通”所有人同时放下。 “对齐,放平。”军官们再叫。 大伙纷纷看去,左右盾牌高度可以不一样,但一定要放平。 放平之后,不用手去扶,盾牌也能自动立着。 如果地面不平,就得用铲子铲平。 各部都在修平,范新这边比较平整,他放下盾牌之后,扑通,一屁鼓坐到地上,身上甲太重,能坐下休息,最好先休息下。 这会已经是六月初,夏州比较热,这才一会功夫,宋军长枪兵这边已经都是满头大汗。 他有些羡慕的回头看向身后远处。 长枪兵后面都是弓箭兵,有些后排的弓箭兵都可以不穿札甲,穿些单薄的衣服,因为蒙军根本没机会攻击到他们。 范新是川军,宝庆二年被征招,练了两年弓箭,考核都没通过,后来就改练前排长枪兵了。 他个子不高,才一米六出头,这大铁盾一米五高,放下之后,只有他的头能露在外面。 战场上,只要脸不被射中,他几乎是无敌的。 所以每次蒙军冲阵时,他都低头只露出半个头盔在盾牌上面,蒙军弓箭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昨天蒙军重骑冲上来,范新往地上一蹲,头都不露,用左肩顶住盾牌。 他的钢枪一头扎地上,一头对天上,和盾牌形成三角。 蒙军重骑撞上来后死伤惨重,范新被撞了好几下,也没受什么伤,因为有盾牌在前面挡住了大部份冲击力。 在范新认为,前排啥都好,就是太累,太热。 现在这种天,让他穿着五十多斤重的铁甲站上一天,不被打死,都会被累死。 范新正在若有所思,身前王大海递过来一个水袋:“补水,补水,上官们要求补水。” 范新赶紧接过来,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顿时精神了不少。 这水袋从最后面一路递上来的,每人都要喝,喝完后从前面一路递回去。 宋军在补水的时候,两里外的蒙军已经率先吹响了号角声,接着大军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