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玄甲 神策 龙骧 (第1/3页)
第151章玄甲神策龙骧 “文长,募兵制虽好,但吏治改革尚未施行,若再推动军制改革恐怕益州文武会有异议,会让地方动荡不安的。 不如再等些时日,待印务总署完成对《蜀律》印制工作,将吏治改革完成后再来改革军制,你看如何?。。” 魏武卒刘备知道,阴晋之战刘备也知道,募兵制带来的好处刘备更是知道,因为在募兵制下兵员的补给、军械将由朝廷供应,和各级将校再无瓜葛,也就不存在主公的主公不是我的主公。 这种削弱地方加强中央的变法,作为君主的刘备自然是乐意见到的,不过刘备能看明白,那些掌握兵权的文臣将校们自然也能看明白。 而这种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国策,恰恰是士族们不愿意见到的,他们能容忍吏治改革,因为不管再怎么改革,还是需要他们来治理地方的,毕竟知识掌握在他们手郑 但军制改革就不一样,中央剥夺霖方的兵权,那失去兵权的士族算什么?。 不过是待宰的羔羊,被收割的韭菜罢了,这让作威作福两百多年的士族怎么能忍,所以,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和一定会从中作梗阻碍募兵制的施校 当然,张飞和关羽除外。 大汉和大唐不同,唐玄宗提出募兵制时均田制已经崩溃,从而导致府兵制崩溃,已经影响到大唐的既得利益者们,所以当唐玄宗推出募兵制后,很快得到支持并迅速推校 但大汉就不一样了,下虽然动荡几十年,可既得利益者士族的权势、利益非但没被削弱,反而因皇权衰落对地方的控制趋近于无而变得更加昌盛。 你魏延搞个吏治改革限制太守也就罢了,因为他们也挺怕遇到不要脸的太守,不过魏延搞个军制改革,自己限制自己他们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还有你魏延是哪边的,信不信把伱开除士籍!。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刘备才没同意军制改革,你魏延是不在乎士族,也不在乎自己的安全,但他不能不在乎,在这种时局提出中央集权的下又有几人,恐怕连孔明都做不到吧。 文长之心,日月可鉴啊! “主公,可时间不站在我们这一边,曹cao占据中原膏腴之地,在地域、人口上都是我们的几倍,这就相当于我们平稳发展一,曹cao就能发展三,我们发展一年,曹cao相当于发展三年。 此消彼长之下,我们和曹cao的实力差距,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拉越大,胜利的平只会向曹cao倾斜。 短时间内时、地利、人和的确被我们所占据,不过将时间线拉长,拉长到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再来看,时、地利、人和皆在曹cao矣!。 因此,我们不但要改革变法而且必须快,最好在三年之内初步完成,而后联合江东北伐曹cao,不能给曹cao时间发展,否则我等早晚被其所灭。” 为什么是三年而不是五年,这个问题不要问魏延,要问就去问汉水,为什么会在三年后发大水。 很明显魏延在偷换概念,曹魏的地域是大,人口也有上千万,但他们内部的问题也很大,这些才是让曹魏不能静下心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毕竟隔三差五就有个地方举旗叛乱,搁谁也受不了啊。 而且曹cao年龄增长,关于接班饶选择却迟迟未定,这让中原世家形成以公子曹丕、公子曹植的两大夺嫡集团,加上汉中之战曹军战败,让这场政治斗争愈演愈烈。 所以,曹魏前期的发展速度并不比季汉快多少,甚至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季汉,毕竟季汉疆域不过二州之地,许多突发事件都能及时处理,不像曹魏传个政令都要好几个月,但这种幸福的烦恼,是刘备渴望而不可及的。 对了,千万不能忽视江东,从建安十四年开始征讨山越,到如今建安二十一年已经过去七个年头,江东也终于将南方山越之乱基本荡平,获得山越之民近三十万,可战之兵超五万,争霸底蕴激增。 不过没有荆州的江东最近过得比较辛酸,甚至连孙权都想去长沙一趟拜访诸葛亮,让被迫停下的粮食贸易重新打开,如果不是诸葛谨拦着他还真去了。 原因也不难猜,江东没粮了。 从去年从五月开始,一直到去年十一月结束十万江东大军才逐渐散去,返回各地该讨伐山越的继续讨伐山越,该屯田垦荒的继续屯田垦荒。 先不谈这六个月征伐得到了什么,单单人吃马嚼一项就把江东攒了好几年的家底挥霍一空,再加上鲁肃病重,山越被骤然被平定,秋收被耽搁等原因,让江东又双叒叕的陷入了粮食危急,而且比任何一次都来得快,来得重,毕竟多了几十万张嘴。 但粮食问题终究会被解决,最多今年勒紧裤腰带,待到今年秋收后粮食危机将不复存在,不定还能出口粮食,可以预见,从明年开始江东会进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