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一百七十五章 赵云被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赵云被贬 (第2/3页)

认同的点点头,陇西会战前或许不知道魏延、法正等饶谋划,但战后综合情报一分析就明白,赵云所领的右路军失败怪不得他。

    一来是兵力太少,不足以对上邽造成该有的压力,二来是张合的性格比较沉稳,精于防守,将上邽城防打造得滴水不漏,根本不给赵云任何机会。

    “然后呢?”

    诸葛瑾示意他继续。

    “刘备并未什么,不过李严就十分不客气了,他直接道:

    简雍、孙乾不过白面书生,今能居将军之位,实乃大王念其不离不弃才予之,实则对军国大事一窍不通,为何自以为事来议论军事。

    右路军的确为偏师,但赵云明明可陈兵渭水之畔,断绝渭水水运让曹军后勤补给受阻,届时为了打通后勤补给线,不但张合会遣兵来攻打,上游的钟繇也会来救援的。

    如此这般,右路军不仅可以牵制张合,还能断绝曹军粮道,又能给氐道的刘邕创造夺取障县、襄武的战机,可谓是一举多得。

    然赵云却选择在上邽同张合鏖战,致使我军兵士伤亡惨重,实乃罪人也。

    由此可见,赵云此人军略不足,当初能夺下武都、陇西二郡,恐怕也是全靠车骑将军、前将军、水军都督之功吧。”

    诸葛瑾听完后摇摇头,他不是很认同李严的话,虽然看起来的确是最佳选择,但战场上的形势变幻莫测,后方推演的将领根本无法体会前线将领面临的窘境。

    因此李严之言,实乃莫须有的揣测,不过纸上谈兵,毫无逻辑可言。

    至于李严骂简雍、孙乾二人是白面书生,这点也没啥可的,毕竟他俩先人家是谄媚人,回骂两句不过分吧。

    “刘备的反应如何?”

    诸葛瑾很好奇刘备的选择。

    “刘备先是斥责简雍、孙乾、李严三人咆哮朝堂,罚去三个月的俸禄,然后封李严为护军将军,领南中监察使,负责整编从陇西押回的两万曹军降卒。

    然后除赵云凉州刺史,任命汉中太守杨松为凉州刺史,并领汉中太守,负责监察凉州诸郡。

    剥夺节钺陇西军事之权,在车骑将军帐下听令。

    最后又以作战不力,致使陇西第二阶段战役未尽全功,将其镇西将军降为平西大将军。”

    显然刘备虽然嘴上没,但看来还是听取了李严的建议,惩罚赵云率领军作战不力。

    其实仔细看刘备惩罚条目,很容易就能发现端倪,凉州目前只有两郡在季汉手里,赵云被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初衷,只是为了方便他在临洮、武都、下辩、沓中等地建立物资中转站。

    当魏延、法正、伊籍、黄权等人先后抵达陇西,并接手各郡县民政后,赵云这个凉州刺史除了名头外啥权利也没有,毕竟赵云不太擅长民政。

    至于剥夺节钺之权那更是一个笑话,魏延领车骑将军节制整个西线、部分南线、部分东线战事,已经和赵云的节钺权重合,所以他这个节钺和凉州刺史一样,也只是个名头罢了。

    唯一比较严重的,便是从镇西将军降为平西大将军,可刘备并没有剥夺赵云的统兵权啊,而且不要忘了赵云还是右将军,这明显是刘备高高抬起轻轻放下,只要是季汉的核心阶层人物,一眼就能看出刘备的用意。

    可惜,远道而来的诸葛瑾并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而且他也不可能派人去凉州求证,只能通过现有的情报的分析,没多久诸葛瑾就得出结论:

    刘备已经中离间计,正在疏远与魏延关系密切的元老派。

    先有家业沦丧,妻离子散的糜竺被发配,后有忠心耿耿,战功赫赫的赵云被贬都佐证了这一点。

    “来人啊,速速递去名帖,东吴使者诸葛瑾奉吴王之命,前来与大王共商讨贼大计,还望一见。”

    想通关节后,诸葛瑾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是时候给予最后一击了。

    “诺!”

    ……

    对于诸葛瑾的拜访,刘备欣然应允,第二就在议政殿一侧的耳房内单独召见了他,没有大张旗鼓的召集群臣。

    因为在无大事发生时,季汉朝会一般会在固定的时间举行,很明显诸葛瑾的来访,还不至于让刘备兴师动众。

    “外臣诸葛瑾,见过汉中王。”

    “子瑜速速请起,以你我二饶关系何必行此大礼,这不是折煞孤么,莫非多年未见,子瑜不记得我等在荆州结下的友谊了么。”

    见诸葛瑾大拜行礼,刘备迅速上前将其扶起,言语间满是责怪之意。

    “大王,昨日之谊外臣未曾忘,然外臣乃东吴使者,一言一行皆代表吴王,岂敢因私废公,还请大王见谅。”

    对于刘备的态度诸葛瑾不感动是假的,但各为其主,注定他们只能走向对立面,而且他来成都目的也不纯,还是和刘备走远一些免得愧疚。

    “哎,罢了,罢了”

    刘备叹了一口气,果然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不过很快就收起心绪,并向诸葛瑾询问起来访成都目的。

    “不知子瑜不远万里来此,所谓何事?。”

    “外臣奉吾王之命,前来与大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