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一百八十章 马超之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章 马超之败 (第3/3页)

理的借口,这一点恐怕孙权也同样清楚。

    因此,在下认为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东吴不会惹火烧身的。”

    伊籍斟酌片刻后到,陆逊在庐江止步不前他能理解,在联媚计划中,东吴要派兵支援在襄樊作战的关羽,而从建邺出发的东吴水军只能在夏口转道汉江,若陆逊过夏口而不入,是个人都知道东吴抱有什么心思。

    更何况夏口到江陵有五百多里的路程,只要陆逊有异动,驻扎在当阳的关平一就能回援江陵,而面对当年周瑜都打了一年的坚城江陵,就算在有内应的情况下,东吴恐怕也难有建树。

    正因如此,伊籍开始对东进之策抱有疑虑,东吴又不是瞎子,他们在江州、秭归等地屯兵的动作不可能不知道。

    “机伯你多虑了,先不合肥有乐进、满宠等人驻守,就单单以东吴兵卒那孱弱的陆战能力,就注定他们很难拿下合肥。

    而且诸位不要忘了,当初孙权可是陈兵十万于合肥城下,城内守军不过六千余人,可最后还不是以孙权狼狈退走而告终。

    因此,在我看来东吴必定会袭取荆州,只不过现在未寻得合适的时机罢了,只要云长将当阳之兵调走,东吴必定入侵荆州,所以我等只需静静等待即可。”

    可能在外人眼里东吴这叫待价而沽,哪边能在襄樊之战中取得优势,就决定东吴下一步的动作。

    可魏延心里很清楚,东吴的目标一直都是荆州,只不过在等待一击毙命的时机罢了,荆州这把悬在东吴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孙权无时无刻不想将之解除。

    “诸位,吴军虽然迟迟没动作,但我等不可放松警惕,特别是我们在秭归、江州的驻军暴露后,正方和幼常所部的两万兵马对我们就尤为重要,所以一定要心隐藏切莫让东吴发现。”

    魏延没有解释他为何如此笃定的原因,只是一味的叮嘱他们心行事,他不想再被人用看神仙的目光注视。

    之前在南郑同法正相会时,魏延就提起过他夜观象,料定今年江汉地区会有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暴雨侵袭,让他和关羽多多准备好船舶,趁机运送人员和转运粮秣。

    魏延此话让法正惊疑不定,用看神仙般的目光注视魏延,他都不知道自己是该信还是不信,不过看魏延信誓旦旦的模样,再加上季汉上下都知道魏延喜欢研究自然运转的规律,他也只能抱着宁信其有勿信其无态度,让庞统多多造舟,以及向武关多输送粮秣。

    “我等领命!”

    众人皆点头称是,东进之策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只能祈祷东吴不要临门一脚怂了就校

    东吴会怂吗?

    他们当然不会!

    在庐江郡琬县,本该前去支援关羽的陆逊、诸葛瑾、潘章、虞翻等人,和本该在建邺修养的大都督吕蒙谈笑风生,而一脸精神的吕蒙哪里有孙权对外宣称病入膏肓的模样。

    一阵推杯换盏结束,意气风发的吕蒙扫视一圈,然后对着诸葛瑾问道:

    “子瑜,荆南方面布置如何了,在荆州之战发起时,能否牵制住荆南的蜀军,使其不得干扰我等在南郡的作战计划。”

    “没问题,虽然我军在艾县、宜春、赣县三地只有两万兵马,但蜀军也同样如此,不过我军在后方新淦、愚烦等地有三万兵马驻守,随时可支援前线。”

    诸葛瑾琢磨了一下,驻艾县的卫温,与驻通城的吴班对峙,双方皆领三千兵马,只要不轻兵冒进谁也奈何不得谁。

    宜春有朱然,同驻扎醴陵的辅匡双方各领兵一万对峙,只要不作妖就会一直保持均势。

    赣县有庐陵太守吕岱,这里兵力虽然不如驻曲江的王芝,但守住城池,牵制住他北上救援关羽还是没问题的。

    更何况在新淦有徐盛领兵两万屯驻于此,可通过赣水、南水支援二者,东吴在豫章、庐陵二郡打造的防御体系还是很完备的。

    至于最南赌交州,因为有去年初敲定的《交州协定》在,双方在南海、苍梧郡二郡比较克制,由步骘、刘封分领五千兵对峙,没有增兵的迹象。

    不过考虑到交州后方有费观的存在,东吴陆陆续续向南海郡补充兵力,并在治所愚番集结了一支万人大军由孙皎统领,并在交州刺史步骘麾下听命,以防备费观、刘封等有异动。

    东吴在荆南的战略还是以牵制为主,迟滞汉军北上就是最大的胜利,只要东吴能拿下南郡,荆南实力再雄厚也不过是囊中之物。

    “子瑜办事,某放心”

    吕蒙点点头,表示对荆南的布置很满意,然后他站起身来郑重其事的道:

    “诸位,本次西进战略关乎我吴国生死存亡,从蜀国在秭归、江州二地屯驻兵马就能看出,他们并不是对我们毫无防备,所以我们行事必须慎之又慎。

    若无一击必胜的把握,我等必须蛰伏下去,因此还请诸位勿要心急,战机早晚会会出现的。”

    吕蒙觉得现在是比拼毅力的时候,陇西曹cao占据上风压得刘备喘不过气来,因此关羽必须在襄樊打出一波漂亮的攻势来缓解压力,而兵力不足的襄阳,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关羽,我倒要看看,你能忍到什么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