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撤军 (第3/3页)
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于是吕蒙急忙召集重将,打算趁此良机推动西进计划,并希望得到众饶支持。 “大都督,这其中会不会有诈,先有江陵、公安两城的粮仓同时出现纰漏,现如今关羽又调走后方之兵,这是不是太巧合了。” 陆逊有些担忧的到,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巧合,所以这其中一定有问题。 “伯言你多虑了,公安的仓曹在私下早就投靠我东吴,所以公安的粮仓出现问题是我等授意的,并非巧合矣。 至于江陵粮仓,恐怕是糜芳玩忽职守的缘故,此人志大才疏,喜好享乐,常常流连于风月场所,政事荒废也理所应当,再加上荆北今年雨水较多,疏于管理的江陵府库粮食发霉也是正常的。 而且伯言不要忘了,在七月份从江陵、公安倾倒的粮食都飘到庐江一带了,这几十万斛的粮食总做不得假吧。” 诸葛瑾回答了这个问题,自从傅士仁被东吴攻略之后,公安城就被东吴侵蚀得不成样子,想让粮食发霉还不简单。 “至于关羽如此迫切的想攻下樊城、襄阳,这或许和陇西的局势有关,关羽发起襄樊之战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陇西会战的压力。 在六月份,曹cao诱擒蜀国后将军马超; 在八月初,曹军更是攻破了大夏的翁城,虽然在这之后的情报尚未传来,但以曹军的精锐程度来推算,此时恐怕已经拿下大夏并开始围攻汉军大营了吧。 这一点相信关羽也清楚,所以他一定会想尽办法拿下襄樊,迫使曹cao撤军回援,以减轻陇西刘备的压力。 而且关羽此人极为高傲,视下英雄如草芥,之前他几次三番催促我等进军,我等虽拒绝出兵但回信中全是奉尝自贬之言,让他逐渐骄纵的同时,心里也会不由得轻视我们。 再加上襄樊之战水淹七军,声威震彻华夏,恐怕他会更加的轻视我等,自然认为我等会摄于他的威势而不敢妄动,所以才将关平调走的。 不过关羽对我等还是有防备之心的,长江沿岸密布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明证。” 吕蒙出了他的见解,虽然有一些主观臆断,但他们再犹豫下去的话,万一关羽攻下襄樊,或者驻扎秭归的赵云突然进军江陵,那他们将真的再无机会,而东吴最终也会被季汉碾压至死。 所以,荆州之战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由不得他们再耽搁。 “这……” 陆逊无话可,不过他也清楚东吴必须博一把,不然会被季汉拖死的。 “伯言,你立即写信给关羽,言明军中瘟疫已除,正极速向襄樊赶来,记住姿态一定要放低,一副唯关羽马首是瞻的模样,这样才能麻痹他为我等创造战机。 大军在通过夏口时,主力于晚间向公安、江陵进发,第二可遣一偏师伪装成我军主力大张旗鼓的向襄樊进发,这样至少能麻痹关羽几。 同时,在我等兵出皖城后,蒋钦、孙恒、韩当等人会领兵三万余从濡须口出发,在合肥的大王也会带着周泰、丁俸等将,以及四万兵马前来支援我等。 所以只要我等夺下公安、江陵二城,源源不断的大军会从后方赶来,届时南郡必定为我军所得,关羽、荆南不过囊中之物罢了。” 吕蒙意气风发的到,将军策安排得事无巨细,就如当年赤壁之战的周公瑾一般,果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伯言留下,尔等先下去整顿兵马,随时准备出发。” 吕蒙留下陆逊,就直接散会。 “我等领命!” 众将点头称是,然后各自离开去完成分配的任务,不一会儿,大帐内只剩下吕蒙、陆逊两人。 “伯言,在秭归驻守的赵云对我等而言始终是个隐患,虽然我们无法拿下荆益门户秭归,但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抢攻夷陵,并在此设防抵御从益州顺流而下的蜀军。 据我所知,夷陵守将潘濬乃荆州别驾蒋琬之兄,此人素来与关羽不合,于是逐渐被弃用,致使一身才华无处施展,我们只要对他许以高官之位劝降,恐怕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 至于宜都太守樊友,此人不过是一酒囊饭袋、贪生怕死之徒,若我军夺取公安、江陵二城的消息传至,恐怕他会望风而逃。 所以在拿下公安后,我打算让伯言你率先前往夷陵,趁其不备拿下此要地,为我东吴后续之兵抵达争取时间。 至于江陵,恐怕有傅士仁投降在前,态度不明的糜芳也会顺势投降。” 吕蒙打算让陆逊提前去抢夺夷陵,以免夜长梦多。 “诺” 陆逊思索片刻最后还是点头应了下来,只要他们能拿下公安,江陵自然是囊中之物。 “大都督,不知长江沿岸的烽火台我们该如何处理,还请为在下解惑。” 陆逊发现吕蒙一直没提到烽火台,可那些烽火台正是他们能不能突袭荆州的前提啊。 “哈哈哈,伯言勿忧,某自有妙计。” 吕蒙笑了笑不过并未回答陆逊的问题,而是踱步到窗前看着印入眼帘的长江水,心中默默的念到: 关羽,昨日侮辱之言,今日定要你百倍偿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