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一百八十六章 困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困局 (第3/3页)

疑要轻快许多,汉军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形势一片大好。

    在扬州

    随着朱然、徐盛二人领兵撤向南昌,不设防的宜春自然被蒋琬接手,而后同王芝在新淦会师,两军合计六万余人,在局部已经对吴军形成碾压之势,而且后方还有民兵在源源不断赶来。

    鉴于此,在夷陵的魏延立即叫停了蒋琬,让他将部分民兵调回荆南,收拢武器甲胄后直接遣散,让他们回家造人去,不用参与接下来的战斗。

    毕竟局势逐渐明朗,让战斗力孱弱的民兵参战,一旦出现重大伤亡,魏延恐怕连哭都找不到地方。

    在接到命令后,蒋琬立刻将两万民兵调回荆南,不过他并没有直接遣散民兵,而是让他们去做一些平整道路、整理沟渠、开掘人工河之类的建设工作。

    毕竟来都来了,不可能啥事也不干就直接回家吧,公家的粮食也要钱买呐。

    其实撤回民兵也是魏延考虑再三决定的,尽管不惜一切代价的拿下南昌、海昏、柴桑等地,对南郡的吴军形成战略合围很诱人,但孙权又不是死的,见形势不妙肯定溜之大吉。

    而且南昌、柴桑是坚城,防御设施十分完善,再加上有大量的江东子弟进入军中,为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他们一会同汉军以死相搏的。

    那这样一来,汉军要拿下这些城池会付出多大的代价呢,是三万人?,还是五万人?,更或者七八万人?。

    很明显,这都是魏延所不能接受的,毕竟这些人只要活着在各种生育政策下,不出二十年人口都可以翻几倍,这种亏本的买卖魏延怎会做呢。

    当然了,魏延知道战争是残酷的,抱有妇人之仁总有一会付出代价的,不过拿下柴桑的目的无非就是夺取江夏郡,至于围杀孙权什么的绝无可能。

    而拿下江夏也不一定需要战争手段,眼下局势如此危急,他不信孙权还能坐得住,恐怕信使都已经到夷陵了,届时通过谈判拿下江夏郡也不是不可能。

    当民兵们离去后,在江东作战的汉军兵力大减,只剩下七万人左右,因此蒋琬便停止了对南昌的攻击,转而在城下结营对峙。

    而在东吴方面,经过后方源源不断的补充新兵,以及从襄阳撤回蒋钦所部的支援下,豫章郡境内的吴军已达到五万人,分别是:

    蒋钦所部两万人,目前和严畯屯驻柴桑,历陵、海昏三地,负责保护长江水道的安全。

    朱然、徐盛领兵两万在南昌与汉军对峙,目前谁也奈何不了谁。

    至于顾雍带来的万余兵马,目前在赣水之东的临汝屯驻,簇距离新淦只有几十里,一个急行军两日便可达,看来顾雍对拿回豫章南部的执念还挺深的,不过新淦有王芝所部在驻守,他的想法注定要落空的。

    虽然东吴在豫章的实力和汉军相差不大,但他们十分谨慎并没有冒然出击,一直在考虑季汉突然撤走两万兵马,是不是又在酝酿什么阴谋。

    看来西进计划的失败,已经让东吴草木皆兵了。

    随着蒋琬偃旗息鼓,豫章郡的战事也告一段落进入相持阶段,而眼下的局面双方也能接受,接下来季汉能得到什么,或者东吴能拿回什么,都要看谈判桌上的博弈。

    不过在对峙期间,荆州军从魏延时期留下的老毛病又犯了,他们时常以队为单位越过赣江深入到江东腹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给百姓们“讲道理”,让他们弃暗投明。

    虽然大多数百姓都明事理,表示愿随王师离去,不过有一些百姓初次见到王师情绪比较激动,为了让他们冷静下来,汉军不得已使用绳子帮助他们,好一副其乐融融的军民鱼水情。

    江东士族:****

    ……

    在交州

    费观、邓方夺取南海郡后,并未停下脚步,而是深入会稽郡追击步骘,并打算一鼓作气杀到闽江边上,拿到闽江以南土地的绝对控制权达到割裂会稽郡的目的,以完成魏延钝刀子剌rou的目的。

    而汉军的追击也让前头逃跑的步骘、孙皎二人心头一喜,这里是南方丛林,他们曾经在这里剿灭过无数山越,这里就相当于他们的主场,那这些追击的汉军,只不过是一群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将死之人罢了。

    可悲,可叹呐~

    于是步骘让孙皎先走一步,自己则领兵回头埋伏,打算利用广袤的丛林、复杂的地势、多变的气候条件来消灭邓方所部。

    不过步骘可能忘记了,神策军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山地轻装步兵,他们能从益州郡穿过山林抵达交趾郡怎么可能没两把刷子,而且神策军是职业军人,步骘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

    不过有喜就有忧,在长江以南汉军进展喜人,但在荆北地区情况好像有点危险,因为曹cao已经领大军抵达雒阳,并让曹真接受蒋钦撤走时的空挡,让曹休领兵南下解决均县困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