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一百九十二章 寄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寄语 (第3/3页)

/br>    魏延不复刚才的慷慨激昂,反而一脸沉重的述着,全然一副为从友人走到敌饶惋惜之情,诸葛瑾见了也为之动容。

    “行了,事到如今我等已再无回头路,战端开启,仇恨铸成,你我两家也难以回到从前,阁下现在不如放下所有心事,随我一同去观看帐外的烟花表演可好?。”

    魏延自嘲的笑了笑,随后向诸葛瑾发出邀请。

    “可”

    诸葛瑾十有点迷茫,他不知道该信还是不该信,单纯以敌饶身份来讲肯定是不能信的,到不管是从魏延的为人,还是从战场的局势来看,都在证明魏延所的话是肺腑之言。

    纠结啊!!

    想了半也想不明白,诸葛瑾索性不管了,既然反正和谈失败已成定局不如早日返回公安,将今的谈话内容转告给孙权,让他去分辨真假去。

    至于自己嘛,当然要去瞧一瞧神秘的黑火药喽。

    来到帐外,只见几名工匠打扮的汉军,将一些黄褐色的粉末倒入竹筒中,然后将一根细绳的一端放入其中,其余则耷拉在竹筒上,最后用木棍略微压实就完成了。

    “开始吧”

    见准备工作完成,魏延示意工匠们开始。

    “诺”

    工匠应了一声,然后将引线点燃。

    彭!

    随着引线燃尽,只听嘭的一声耀眼的火花从竹筒窜出,一朵朵银白色的火花在空中璀璨绽放,不过一瞬间就泯灭消失,第一次近距离的见到黑火药燃烧,诸葛瑾满是好奇之色,不过这是汉营,还容不得他造次。

    随着第一支竹筒燃尽,第二支也随即被点燃,如此周而复始十支竹筒尽数燃烧殆尽,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火药味让一旁的伊籍、诸葛瑾等人不由皱眉。

    但魏延却十分享受,甚至可以是沉醉在其中,因为他只能从这些许的火药味中,才能感受到一丝丝久违的现代气息,也正是这一丝气味时刻警示着他:

    魏延你是个现代人,有些事可以做,但有些事你不能做。

    结束烟火表演后,魏延将诸葛瑾送到江边,在临别时道:

    “子瑜,和你相处的这段时间,我认为你在满是首鼠两端之辈的江东诸公中,已经算得上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

    希望你能秉持这份品德,将下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蒙蔽双眼。

    世人孜孜不倦追求的金钱、权利、名望这些都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我等高洁之士要之何用,名垂青史才是我等的最终追求,希望你不早本末倒置。

    最后再送你一句话:先下之忧而忧,后下之乐而乐。”

    诸葛瑾作为诸葛亮的兄长,两人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待人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希望诸葛瑾回到江东后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因为从此战后,跟随孙家三代的淮泗集团士人,将全面受到江东集团士饶压制,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江东只剩下四郡之地,孙权除了依靠江东士族外,已经别无他法。

    “世人皆言魏文长文韬武略、善治善能、奇yin技巧样样精通,唯独在文采上略输一筹,如今看来下人也不过是妄自揣测罢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先下之忧而忧,后下之乐而乐。

    能出这两句话,你魏文长注定青史留名,将军今日的告诫,子瑜一定铭记在心,将此作为在下做人做事的准则,也好无愧于这两句寄语。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将军还请留步,未来有机会定当与你一醉方休。”

    诸葛瑾一脸叹服的道,这下有魏延这样的人,是受苦受难百姓们之福,可也是他们的一生之敌啊。

    最后诸葛瑾深深一拜,乘上舟向夷陵城而去,按照计划他们该撤退了。

    目送诸葛瑾远去后,魏延绷不住直接哈哈大笑,他好像把诸葛瑾给忽悠瘸了,其实刚才两人谈话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他胡诌的,以及无端猜测的,根本经不起推敲,但既然你诸葛瑾好像信了,那他可就不客气了。

    “机伯,让秭归的水军迅速向夷陵集结,最后一战要开始了。”

    魏延要用东吴最引以为傲的水战来击溃他们,他要让东吴上下像畏惧张辽一样畏惧他,这样才能奠定平定江东的基础。

    “诺”

    伊籍随口应了一句,不过看向魏延的目光中,除了有更加浓郁的崇敬外,还有一抹挥之不去的阴郁之色。

    先下之忧而忧,后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已经是立命之言,这就注定了魏延要走上和下士族,乃至皇帝的对立面,而为百姓们奔走最后的下场……

    哎,一言难尽啊!!

    这下,苦士族久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