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一百九十三章 壮志未酬身先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壮志未酬身先死 (第2/3页)

按计划从夷陵撤退,为防止汉军尾随追击,于是在河道狭窄处将楼船凿沉,直接将长江航道阻塞,虽然挡不了汉军多久,但能拖一是一。

    同时,驻扎在公安的孙权也被迫领军撤退,因为坚守了十余日的海昏城被汉军使用黑火药故技重施爆破城墙,随后杀入城中与吴军激战两日,最后以蒋钦、徐盛领残军退往历陵而告终。

    不过和南昌相比,海昏的表现无疑是亮眼的,从城墙被汉军爆破到陷落足足过去两时间,这就意味着东吴已经找到应对黑火药破城的办法,虽然没能改变海昏陷落的结局,但这无疑是好的开始啊。

    原来在城墙被爆破后,蒋钦和徐盛立刻指挥吴军撤入城中,并依靠城内的房屋、街道、河流、桥梁县府等设施,与汉军展开残酷的巷战。

    城中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每一架桥梁,都是双方军士搏杀的战场,江东兵虽孱弱,但卫土之心永远也不能觑。

    而且在巷战中,汉军所依赖的重型器械根本起不了作用,像什么三弓床弩、重力投石机、黑火药这些,要么是空间不足施展不开,要么是遮挡物太多威力大打折扣。

    于是这一座不起眼的城,就成了东线两万吴军,三万汉军的厮杀场,也让汉军体验了一回喋血的滋味。

    在双方鏖战两日后,吴军率先撑不住退走,毕竟汉军不管是在兵力上,还是后勤补给的能力上都远远领先于吴军,第一日吴军还和汉军打得有来有回,第二日就呈现一边倒的局面。

    鉴于此,困守城内的吴军在蒋钦、徐盛二饶带领下午分别从北门、东门突围,而吴军突围的决定明显出乎辅匡的预料,他还以为吴军要同海昏共存亡。

    随着蒋钦、徐盛带领三千余残兵逃离,海昏攻防战落下帷幕,此战吴军伤亡两万人,最后仅剩三千人逃至历陵,余者或死或伤,或逃或降。

    而汉军也好不到哪去,伤亡超过了万人,是汉军自东线开战以来伤亡最多的一次,而且还是在吴军先失城墙的前提下,这让汉军进攻势头为之一锉。

    再加上孙权正在撤退,届时柴桑的兵力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快速夺取柴桑已经变得不可能,于是蒋琬直接叫停汉军北上的步伐,开始在原地休整,等待刘备下一步的指令。

    东吴虽然遭遇惨败,但也给予了汉军重创,让汉军失去北上断绝长江水阅能力,而且东吴在海昏的抵抗意志,让一直觑东吴的季汉文武开始重新审视东吴,也为汉军主动撤退埋下了伏笔。

    三月中旬

    魏延在清理完航道后,率领两万新式水军向陆逊追击而去,在其身后则是赵云、李严领着的两万水上步军。

    其实以双方目前的速度,魏延是很难追上的陆逊的,不过陆逊要先抵达江陵同吕蒙合兵一处,再向后方撤退,这样一来无疑会耽搁好几,而这就是魏延追上他们的好机会。

    不过当两军合兵后,吴军的兵力将达到五万之多,在兵力上完全碾压季汉水师,所以对追击而来的魏延,吕蒙、陆逊二人并不感到担心,依旧我行我素的按照原计划撤退。

    以目前的速度推算,双方预计会在巴陵一带接触,就是不知道魏延有没有勇气,与声势庞大的东吴水师作战。

    ……

    建安二十五年,春三月十五

    雒阳,丞相府

    许褚肃穆的站府门外,扫视路过的官员、百姓、士人,从他们的脸上能看到憎恨,惋惜,茫然,高兴,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府中那位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老人。

    许褚摇了摇头,将一些繁杂的想法抛之脑后,作为魏王最信任的近臣,为大王站的最后一班岗是他唯一能做的了。

    在一间宽阔的房间里,面容枯槁的曹cao躺在床榻上,往日神采奕奕的眼神也变得浑浊不堪,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难想象这位是睥睨下的曹cao。

    而在一旁矗立的程昱,看着一日不如一日的曹cao,心中感到悲痛万分,连汇报各地战况的声音都微弱了下来。

    “仲德,快唤曹丕来!”

    曹cao突然两眼一睁,眼中散发的光芒将往日的暮气一扫而空,而后用沙哑的声音吩咐道,和刚才的将死之人简直是判若两人。

    “诺!”

    程昱强忍悲痛跑出门去,他知道这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曹cao的大限就在今日。

    “父王,唤儿臣何事。”

    从门外狂奔而来的曹丕,看着床榻上一脸精神的曹cao,心里突然一咯噔,然后强忍着泪水俯身在曹cao身前。

    “丕儿,抬起头,看着我!”

    曹丕闻言抬起头,眼含热泪望着眼前的曹cao。

    “丕儿,为父快要死了,不过为父一点儿也不畏惧,因为在那边有子修,有恶来,有子和,有我魏国千千万万的将士,他们会护卫孤的周全。

    反倒是你,是魏国,是大汉才是让为父放心不下的。”

    曹cao注视着曹丕,犀利的眼神让他不敢出声,若不是曹cao要求他抬起头,恐怕会为躲避目光而再次低下头颅。

    “我有几件事要吩咐,你必须记住,一辈子也不能忘记。

    第一,你重士族,轻寒门的政治主张早晚有一会出祸患,孤亲身经历大汉走向深渊,对士族之害了解的十分清楚,士族可用但不可倚重,不然必生祸患。

    所以,伱必须尽快将元让换回来,有他在朝中坐镇,你放心大胆的施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