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州立 (第2/3页)
平定西域也好早日返回大汉,离家快两年了他也挺想念家中的妻儿。 在向葱岭进军时,魏延考虑到葱岭一带地势陷落,沟壑纵横,不适合骑兵集团作战,于是命赵云立即向新州东北部进军,去扫灭山山脉周边的西域诸国,臣服的夺其军,强征其青壮去修路。 至于不臣服的,则先屠戮其王室,再扶持亲汉政权上台,最后才来强征青壮去修路,魏延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贯通新楼官道,为通商和控制西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魏延离开新州向葱岭一带进军的同时,远在凉州的灭羌作战进入收尾阶段,法正也领安西军开始向西域挺进。 …… 凉州 章武三年年初 汉将王平、护羌校尉牵昭领兵突入西海郡,同一时间,汉军在法正的命令下杀出坚守半年有余的破羌要塞,开始对士气已失的西羌叛军发起总攻,打算从正面牵制住他们,使他们无法救援后方,最后陷入被包夹的境地。 在西海湖畔放牧的羌人,对神兵降的汉军显然是没有防备,再加上青壮被牵制在湟水谷地,所以很难形成有效的抵抗。 短短一个月时间不到,就有超过百座部落被汉军攻破,上万羌人死在短暂的冲突中,超过十万西羌妇孺被俘虏,得牛、羊、马匹等牲畜过百万头,很明显,在湟水谷地作乱的西羌叛军们,他们的家被汉军给偷了。 家被偷聊下场不必多,西羌叛军在得知家没了后,大军军心直接溃散,很多中型部落的首领直接带兵离去,欲回师救援西海湖畔的部落,解救即将陷入汉军之手的妻儿们。 可大部落的首领们很清楚,他们现在离去,正是眼前的汉军想看到的,所以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这些欲离去的首领,甚至为此还发生过不少的流血冲突,这进一步加剧了叛军内部的分歧。 现在叛军内部分成三派: 在湟水谷地生存的西羌,自然不希望他们离开,因为一旦他们离开导致大军溃散,湟水谷地自然会落入大汉之手,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湟中谷地后,他们湟中胡还叫湟中胡么。 生活在西海湖畔的西羌,他们无时无刻想返回,因为消息的传递是存在延迟性的,直到现在都认为汉军只是一支部队翻越赤岭突入西海郡,现在他们返回西海湖也为时不晚。 而组织发起叛乱的先零羌,他们不希望任何一支部落离去,毕竟只要有一支部落离去,五万余大军顷刻间就会崩塌,在正面虎视眈眈的法正会放过他们么?。 当然不会!!。 时间在争执中度过,一个想要走,一个不让走,双方意见始终达不成一致,而这种局面一旦发生在战场上,就预示着离失败不远矣。 一月上旬 法正发动春季攻势,在重力投石机、黑火药、三弓床弩等利器的协助下,汉军先后在安夷城、临羌要塞等地大破西羌叛军,斩首、俘虏羌人超过三万,西羌叛军残部溃退至龙夷城一带据守,而法正的威名震彻湟中地区,已经到了让西羌儿闻名止啼的地步。 同时,汉军也顺带攻灭湟水谷地的西羌部落,并俘虏老弱妇孺过万,缴获牛、羊、马等牲畜数十万头,而此时的王平和牵昭也扫灭西海湖畔的西羌部落,两支汉军一前一后对龙夷城形成了包围圈,西羌叛军覆灭进入倒计时。 一月中 西羌叛军欲开城投降,不过法正采纳治羌都尉蔡承的建议,要求发动反叛的先零羌和封养牢姐羌的首领必须授首,不然是不会接受城中叛军的投降。 法正的离间计,成功引爆了叛军内部积蓄已久的矛盾,致使两万余叛军在龙夷城中互相残杀,喊杀声连城外的汉军都能听见。 翌日 万余西羌出城投降,并带来了法正要求的首级,正式宣告从章武二年四月开始,到章武三年一月结束的大战,最后以西羌叛军失败而告终,这导致了湟水谷地的西羌被汉军扫荡一空,所有的羌人均被法正迁移到陇西、汉症上庸、交趾等郡,这块由湟水孕育的土地,第一次向汉人敞开了胸怀。 季汉会客气么? 自然不会! …… 大战结束后,法正直接向西域进军并未前往西海郡,虽然他不清楚魏延的用意是什么,但他对蔡承还是有过了解的,此人和胡人有不共戴之仇,让他来治理西羌遍布的西海郡,恐怕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海郡都会被血色所笼罩吧。 不过他也不想管,只希望西海郡不要影响到湟水谷地,因为这里已经被诸葛亮预定了,打算将这里作为凉州的产粮基地,一举解决凉州缺粮的窘境,以减少汉军北伐的后勤压力。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法正将牵昭调到龙夷城屯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