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二百二十章 刘备病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章 刘备病危 (第1/2页)

    第221章刘备病危

    章武五年,十月初

    成都外围

    “吁~!!”

    魏延勒马驻足,望着不远处的城墙脸上渐渐浮现出笑容,多日来的忧虑也被一扫而空,因为城墙上的旌旗还是赤红色的,并没有被换成白色。

    这明什么?

    明刘备还活着啊!

    这无疑让他长舒了一口气,他没日没夜的,紧赶慢赶的从西域赶回来为了什么,不就是担心刘备突然驾崩,导致季汉的权力交接出现意外嘛,如今刘备尚在,看来自己是杞人忧了。

    回想起赶路的艰辛,魏延不禁莞尔一笑,但随后心中又变得怅然若失,独属于刘备他们那个时代的浪漫要落幕了,可惜,刘备终究还是见不到大汉复心那一,或许自己不该西征……。

    魏延在原地哀叹片刻,但很快就回过神来,随着马鞭一挥马儿就向城内窜去,在抵达城门时,魏延打算下马坐车前往皇宫,因为季汉律法有规定,除了传令兵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得在城内策马,甚至包括皇帝和太子。

    何况魏延是制定者之一,他自然会遵守律法以免落人口实,毕竟人言可畏,你今敢目无王法、当街策马,那明就敢夜宿龙床、秽乱后宫,后就敢谋朝篡位、妄自称尊。

    这些流言魏延倒是不怕,但烦人呐,所以还是心一点为妙。

    不过魏延刚上马车,卫尉陈到就策马而来,二话不拉着魏延就上马向章武宫奔去,因为刘备真的快坚持不住了。

    从去年年中开始,刘备的身体就出问题了,这也是魏延和贵霜帝国达成和平协定,从西域回师大汉的原因所在,不然以魏延有仇必报的性子,绝对会和贵霜帝国外瓦罕走廊坐一场才会撤军的。

    本来今年年初刘备身体已经好转,这也是魏延在楼兰停留了半个月来处理西域后续事宜,可在今年五月上旬,在战场上锐不可当的黄忠,终究是没能挡住岁月的流逝在成都病亡,享年七十九岁,谥为刚侯。

    这原本没什么,黄忠病亡固然可惜,但人终究有一死,和那些在战场上英年早逝的人比起来,能活到七十九而终,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或许是黄忠的死让刘备心生郁结,导致他多日来都无法安眠,再加上身体本来就有恙,如此恶性循环,终于在五月下旬的一个朝会上,刘备再也坚持不住栽倒在朝堂之上。

    之后经过医官的竭力抢救,终于将刘备从阎王手里夺了回来,但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因为刘备陷入了长久的昏迷,就算偶尔清醒大多数时候都是胡言乱语,根本无法继续主持大局。

    刘备的突然病倒,一时间让季汉这艘大船失去了掌舵人,原本稳定发展的局面被打破,从中央到地方人心皆浮动,原本有条不紊推行的政策也陷入停滞状态,各路人马都在看着成都的时局变化。

    因为季汉最为重要的三驾马车之二的魏延和法正,以及刘备的绝对亲信关羽和张飞,和未来季汉继承人刘禅,这些人要么远在西域作战,要么在凉州防备魏国,要么在荆州督使一方,恐怕短时间内无法返回。

    这就意味着,倘若刘备突然逝去,那季汉至少有两个月的时间会陷入权利真空期,而这无疑给了总览朝政的诸葛亮极大cao作空间,只要他有那种想法,掌控朝政的机会就在眼前。

    也正因如此,季汉权力中心开始进入停摆状态,就连成都的气氛也为之一变,大家都在观望诸葛亮下一步动作,看他到底是想架空魏延、法正独掌大权行伊霍之事,还是继续恪守君臣之道,同魏延、法正一起扶持新帝刘禅复兴汉室。

    就在这危急时刻,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诸葛亮站了出来,他先将在家养病的糜竺请出,然后又去青城山将在此休道隐居的张鲁请出,再加上朝中的李严,代表不同势力的四人组成一个临时朝廷,迅速稳定了朝中局势,停摆十余的权力中枢重新开始写运转。

    朝廷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荆州召回太子刘禅,并表示可携带神策军一同返回益州,至于离开后的荆州防务,就暂时交给蒋琬掌管,南郡军政可暂时交于关平。

    当消息传到荆州后,刘禅并没有听从成都的建议,而是将神策军留在荆州,防备东吴和曹魏可能趁机发起的进攻,然后自己带着太子党在卫尉陈到的护卫下,开始从长江水道返回成都。

    在荆州历练多年,刘禅尽管还是有很多毛病没改,但至少开始变得有主见起来,对于一些亲近之饶话不再一味的听从,而是会结合自己的学识,以及采纳有才之饶建议综合来决定的,就譬如不带神策军返回一事。

    其实在突闻噩耗传来时,有不少人都认为他应该多多提防,最好是领军返回成都,因为一旦他遭遇不测,他那两个未满十岁的弟弟恐怕难以掌握朝政,大概率会沦为权臣掌握朝政的傀儡,陷入汉孝愍皇帝的境地。

    但刘禅出人预料的拒绝了,就算是朝廷发来公文,希望他领神策军返回成都,也同样被他以荆州事重为由给拒绝了,因为刘禅始终牢记离别时父亲的话:

    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人永远不可能谋反,一个是诸葛孔明,一个是魏文长。

    若他日此二人有异心,大可放权为一富家翁,也不失为一上上之选。

    刘禅是最听父亲的话,所以他选择相信诸葛亮。

    ……

    然后朝廷考虑到关羽和刘备的感情,一旦关羽听闻刘备病危的消息恐怕会不顾一切的赶回来相伴左右,就算是曹军压境也难以阻挡他的归心。

    为防止意外发生,朝廷还是让马良暂时放下南中防务,让董和暂为代之,然后前往凉州去接替关羽总督凉州方面军,提防魏国趁机对陇西地区发起进攻。

    不过他们可能想不到,正值壮年的曹丕会因糖尿病在黄忠逝去的同一个月逝去,所以曹魏现在和季汉差不多都忙得不可开交,也同样害怕季汉攻打关中,就是不知道当消息传到成都\/洛阳后,双方朝臣会做何表情,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孙权脸要笑烂了。

    安排完这两件大事后,众人就开始为西征大军的返回做好收尾工作,毕竟刘备死亡并不代表季汉灭亡,及时犒赏凯旋之师,对战死疆场将士的家眷进行安抚和发放抚恤金,这些都是能安定军心和民心的大事,而在这种时局下做到这点非常有必要。

    在后面几个月,刘备也有过几次清醒,对诸葛亮能及时稳定局势赞不绝口,为刘禅能够独自返回成都而感到骄傲,他这个傻儿子终于有点出息了,他可以将未竟的事业放心的交给他来完成。

    于是刘备拖着病躯,拟召让太子刘禅继大汉皇帝位,成为季汉这艘巨轮的新掌舵人,不过刘备的提议被刘禅拒绝了,刘禅的意思很明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