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北伐策 (第3/3页)
一旦陷入焦灼状态,恐怕会是一场长达数年,乃至十年的消耗战,而这一点恰恰是孙权最想看到的。
因此,经过参谋处商议一致决定,将突破口放在曹军主力所在地渭水防线,即汉阳郡被曹军占据的鄣县、襄武、冀县、望垣、上邽等地。” 法正先明大体情况,然后将矛头指向汉阳郡的东南部,这里在上次北伐中被钟繇死守下来,后面因季汉战略重心东移,魏延也不想多线作战,所以这里就一直掌握在曹魏手里,并改名水郡。 “魏国在关中的防御都依靠陇山山脉、秦岭山脉而建立的,但唯有渭水防线不是,它位于陇山山脉以西,地处渭水河谷,所以地势相对而言较为开阔,非常适合大兵团作战。 而且其地理位置特殊,连接关中地区与凉州联系的陇关道就从冀县穿过,还有可直达长安的渭水水道同样从上邽而过,因此,这里不但是我军进攻关中的跳板,也是魏国反扑凉州的桥头堡,只要我军能夺取水郡,拿下关中地区指日可待。 也正因水郡的重要性,所以督关中军事的夏侯楙,集结重兵屯于鄣县、襄武、冀县、望垣、上邽等地,并遣曹洪、钟繇、郭淮、夏侯霸、夏侯充等将据城而守,以保这座反攻凉州的桥头堡不失。 但夏侯楙犯了个致命错误,他或许忘了渭水河谷的地势开阔,非常便于我军器械展开,就算这里的城防经过数次加固,但面对我军的狂轰滥炸恐怕也无法久守,看来曹丕倚重之人也不过尔尔。” 夏侯楙屯兵冀县的行为惹得法正一阵嘲讽,冀县和上邽对双方来讲的确很重要,谁能掌握谁就掌握战场主动权,但季汉有黑火药、重力投石机等攻城器械,夏侯楙哪来的自信心能守得住。 “为掩盖这一战术目标,臣打算从汉中集结重兵发起佯攻,凉州方面军北上夺取北地郡,然后攻打萧关牵扯长安的精力,至于荆州方面军和海军也要出兵协同作战,迫使夏侯楙调动水郡之兵。 最后调转枪头强攻水郡,夺下这块战略要地,拿下陇关道、渭水水道的通行权,为下一步夺取关中打下基础。” 法正的策略很简单,就是凭借前期的兵力优势,在漫长的接触线上多点开花,而因武关道被断绝的缘故,曹军援兵只能走三辅地区抵达前线。 这就意味着有半年时间夏侯楙得不到任何援兵,那关中曹军为四处救火只能疲于奔命,从而露出破绽让汉军所乘。 可这样的策略虽好,但动用的兵力实在太多了,而且步骤也太繁琐了,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满盘皆输,于是魏延打算问问法正具体的兵力部署,再来考虑是否执行下去。 “孝直,你打算怎样分配兵力呢?。” “目前汉中有兵三万,由将军霍峻,邓芝,李恢三人辖制,分别驻守在散关,南郑,石泉一带防备曹军入侵。 在下打算向汉中增兵十万,并大张旗鼓的持续向汉中增兵,同时再遣一上将统领三军,以陈仓道为主,褒斜道为辅,傥骆道、子午道为奇向关中地区扑去。 同一时间,荆州方面军调神策军入武关道,营造出我军翻越秦岭绕过商关要塞攻打蓝田的假象,从而让夏侯楙产生误判,会认为我军从秦岭五道攻关中,如此一来,在形势危急时,夏侯楙定会抽调水郡一带的曹军支援。 …… 在西线,以玄甲军为主力,凉州方面军为辅,集结十万大军向安定郡进军,进攻关中的西北门户萧关。 在南线,荆州方面集结十万大军发动襄樊之战,从均县、襄阳两处发起进攻,牵制在南阳的司马懿部。 在东线,则由荆州水师、交州方面军负责防御东吴,防备孙权再次反复,偷袭我荆州。 至于朱崖州,夷州的海军则游弋于海上,伺机从徐州、幽州等地进行登陆作战,破坏曹军后方,使其无法集中精力应对前线战事。” 法正侃侃而谈,对自己的计策很有自信,他认为在这种避实就虚的战略下,以夏侯楙的智慧很难看出其中奥妙,相信在第二次北伐发起的半年内,应该会取得不错的战果。 “孝直想法不错,倘若按照此策行事定能大破曹军,不过在下认为动用如此之多的兵力,视线却只聚焦于的水郡,这是否太过大材用呢?。” 魏延斟酌片刻后道,他能理解法正的意思,无非是想趁援军来之前拿下水郡杀入关中,同时参与佯攻的部队倘若能取得突破,也可以就地化虚为实,给予曹军沉重一击。 但动用五十万大军就为了一个关中地区,这一点还有待商榷,而且不一定拿得下,毕竟曹魏又不是没能人,司马懿,陈群、徐庶,曹真、曹休这些人,哪一个是易于之辈。 “不知文长有何高见?。” 法正有些好奇的问道,他也想格局大一点,但季汉稍有异动魏国就会提起万分精神防备,若不进行军事欺诈,早日夺取水郡,一旦战局陷入僵持,恐怕东吴又会起心思。 “并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