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二百二十七章 汉阳工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七章 汉阳工业 (第2/3页)

中端连接有一块铁板,它的作用是在为装填弹药时防止火药皿中的火药洒落,以及减少误击发的几率。

    在杠杆枪机下端,则是用于扣发的扳机,在杠改作用下,只需要很的力,就能完成击发的一系列cao作。

    而枪机的出现,减少了击发前的cao作流程,缩短了火枪的射击间隔,也提高了火枪兵训练难度,为大规模列装部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引线问题,这个倒没啥技术难度,直接将棉线浸泡在硝盐溶液里,就能得到燃烧速度和时间相对恒定的火绳,最后在经过无数次实验后将其加工成统一长度用于火枪上,当然了,在某些时候还可以作为导火索。

    至于最后的纸壳定装子弹,这个则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点一点的在实验中摸索,慢慢寻找合适弹药比例,从而得到标准型纸壳定装弹。

    而纸壳定装弹的出现,则将火枪的射击流程极限简化,在最近的一次实验中,一名有过上千次射击经验的实验人员,在两分钟内甚至能射击五发,不过后面几发的精度有点感人,毕竟烟雾实在太大了一点。

    当枪管、枪机、火绳、纸壳定装弹都被一一研制成功后,汉阳工业开始根据大老板魏延的指示,将注意力集中在扩大产能上,毕竟再先进的火枪,遇上月产量不足二十支的工厂,它也无用武之地啊。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好几年,汉阳工业一边完善技术,一边摸索着发明设备,直到章武五年中火枪大规模生产终于迎来了曙光,具备商业和工业价值的蒸汽机终于千唤万唤始出来。

    在蒸汽机采矿成功后,蒲元就动用特权成为大汉第二家拥有蒸汽机的工厂,而当蒸汽机能提供恒定且持续的动力给钻床后,枪管的产量和成品率也开始攀升,然后第二座蒸汽机,第三座蒸汽机,第二条火枪生产线,第三条火枪生产线在汉阳工业内落地生根。

    就这样,在章武六年初,大汉第一款具备实战意义的量产型火枪——章武1型火枪诞生了。

    章武1型火枪:口径23mm,火枪全重8—9kg,全长1200mm,弹丸重60g,最大射程300m,有效射程200m,采用机械式瞄准具,在使用纸壳定装弹的前提下,一名熟练的火枪手射速能达到每分钟2发。

    仅从纸面数据看,运用在章武1型火枪上的技术已经趋近于中世纪末期的火绳枪了,但这只是颗粒化火药,以及纸壳定装弹所带来的。

    而火枪本身,不论是材质还是枪管的使用寿命都有所不如,枪机部分也需要时间来继续完善,不过以现在的发展速度最多两年半,这些难题都将被一一攻破,届时量产型的章武2型火枪,会让整个下都为之颤抖。

    ……

    至于火炮则和火枪不同,作为研发火枪的副产物,魏延一开始没注意到它,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在成熟的炮弹没研发出来前,火炮无非是发射一枚铁球而已,威力能大到哪去。

    但研发人员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火炮的装药量是火枪不能比拟的,所以威力自然也是火枪的数倍,于是他们通过失蜡法铸造一门铁炮。

    然后技术人员使用霰弹、炮弹两种弹药来实验威力,最后得到了令人惊诧的数据,前者对步兵的杀伤力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后者对城墙要塞的杀伤力也同样如此,他们用数据狠狠的打了魏延的脸。

    不过随着实验的进行,铁炮的缺点开始凸显,因为铁的延展性较差,硬度高但比较脆,所以十分容易炸膛,再一个遇到梅雨气铁炮也十分容易生锈,放在库房里几不管就变了一个颜色,这也是火炮明明早就被研发出来,却未得到大规模生产的原因。

    直到章武四年末,在西域作战的魏延收到从成都发来的过去两年季汉的发展纲要,恰巧诸葛亮在里面提了一句火炮的问题,于是魏延表示用铜铸炮可解决以上问题,就这样,第一门铜炮应运而生。

    不过火炮生产是得到解决,但成本却一直却压不下来,就以一尊一百公斤重的铜炮为例,光铸炮所需的铜就价值百万钱,更别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人工、时间成本,核算下来一尊铜炮的出厂价竟高达几百万钱。

    所以,尽管在实验中火炮的表现让人侧目,已经将重力投石机给扫进历史垃圾堆了,但火炮的高昂价格始终没能得到兵部的认可,他们宁愿继续使用重力投石机也不愿意采购火炮,毕竟同等的钱至少能购买几十副铁甲。

    而火枪和火炮差不多,因为除了它自身的造价高昂外,在发射时使用的火药、弹丸也是一笔不的开支,更何况汉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似乎也不需要这些价格昂贵的玩意儿。

    毕竟太贵了!!

    大黄弩它不香么!

    三公床弩它不香么!

    重力投石机他不香么!。

    所以,尽管汉阳工业的军工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但自魏延成立汉阳工业至今,一笔来自兵部的订单都未曾收到,就算明知汉阳工业是魏延的产业也是如此,主打的就是一个铁面无私。

    不过在今,在北伐即将发起的日子,汉阳工业终于迎来了大汉太尉,骠骑大将军,汉阳工业的幕后老板魏延的莅临指导,并有望达成自汉阳工业成立以来第一笔对外订单。

    所以,汉阳工业的主事人魏来提起了万分精神,抽调最精锐的火枪手,打算明给魏延和诸葛亮露一手,以促成这一笔军火贸易。

    ……

    汉阳工业

    魏延和诸葛亮在魏来的陪同下来到位于山坳中武器试验场,在交谈片刻后,魏延看了看逐渐阴沉的色,转头对这位族叔道:

    “叔父,开始吧。”

    “诺”

    魏来笑得合不拢嘴,他没想到魏延竟能叫他一声叔父,真是让他又惊又喜啊。

    他虽是魏延父亲的幼弟,但两家关系并不和睦,在魏延时候曾为一些事情吵过几次,之后两家更是没什么来往,如今魏延不但倚重他,还尊敬他,这让他如何不惊喜呢。

    魏来在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