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伐 (第2/3页)
是强大无比的国家,同这样的敌人作战伤亡肯定惨重,很有可能出征的骑兵十不存一,对国家的安稳与延续十分不利。 而且在西域诸国,骑兵大多数都是统治阶级贵族的私产,他们也不想平白无故削弱自身,再加上家中颇有钱财,于是他们拿出家中钱财和战马找到新州州牧府表示: 他们去年为大汉平定西域流过血,拼过命,现在国内已经没有年轻人了,无力再组织骑兵协助大汉北伐,他们只能拿出战马和钱财以表决心,所以请张辽高抬贵手放他们一马。 恰好这个国家情况属实,并且随军参与过伊塞克湖之战,张辽将军当时也没多想就直接同意了,然后……。” 后面的事也就简单多了,无非是见付出代价就能躲过一劫,于是很多人纷纷效仿,不但拿出家中战马和钱财,还在表示会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而这些都对治理西域有积极作用,是张辽、黄权两人不能拒绝的诱惑。 既然朝廷的命令不可违,西域诸国的条件又不能拒绝,又还得到了数量乐观优质的战马,再加上驻守新州的安西军多为凉州人士,不人人弓马娴熟吧,但骑马还是没啥问题的。 最后张辽和黄权一商量,觉得新州还有五千新州军,疏勒、伊犁郡两地各有一万安西军,稳定西域倒是没多大问题。 于是张辽一不做二不休,留下黄权和五千新州军驻守章武城,自己领万余安西军骑兵返回大汉,并打算在楼兰和楼兰国、鄯善国、于阗国等西域大国组成的一万骑兵汇合共同前往大汉。 至于张辽直接调动安西军,是否有些僭越,会不会引起新帝的猜忌,对此张辽表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守。 而且魏延要求西域骑兵必须在九月前抵达武威,若他事事都要向中枢请示后再行动,那他还打什么仗,不如回家养孩子去。 再一个,他好歹也是刘备亲封西域大都护,新州总督,持节钺督西域诸兵事,调动安西军前往楼兰拉练合理吧,他可不信魏延见了这这一万骑兵不动心。 最后的结果也正如他所料,武威方面不但给予了他调令,还让人送来一万套马蹄铁和双边马镫,让他一边赶路一边熟悉,以便早日形成战斗力。 而此时的魏延正和诸葛亮在汉中视察蒸汽机和火器,所以命令是由赵云和马谡二人下达的,并在事后通知了在榆中的大将军关羽和车骑将军张飞,因此魏延不知道此事也很正常。 “至于西域骑兵的统领,则是我们的老熟人楼兰国的大将军帕孜勒将军。” 见魏延恍然,马谡出声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帕孜勒可是老熟人了,而且能力也不错,曾跟随汉军主力一路杀到伊塞克湖畔,甚至得到过刘备的褒奖。 在西征结束后,为褒奖楼兰国在西征中所立下的功劳,魏延做主将楼兰国以北到山山脉的土地都划给了他们,让其成为西域地区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的国家。 不过给予土地给楼兰,看似魏延在西域树立了一个对手,但实则不然,因为楼兰离大汉太近了,汉军从玉门关出发沿着拓宽后的楼兰古道进军,只需要半个月就能兵临城下,就算楼兰想反抗都没机会。 也正是如此,此次北伐楼兰响应最积极,不但是西域诸国出兵最多,还四处联络其他大国一同出兵支援,其目的也路人皆知,要做对大汉最忠心的那条狗。 “立即传令文远和帕孜勒,让他们先放慢行军速度,不要为了强行赶时间而不顾马力和人力,我要的是一支能纵横漠北的骑兵精锐,不是一支人困马乏,连武器都拿不稳的软脚虾。” 龙骧军的人数有点超出魏延的预料,那仅凭借手上的骑兵,就足以发起第一轮攻势,所以从西域支援而来的骑兵晚一点抵达到也没关系。 再一个驼盐古道它毕竟是一条驮马趟出来的道,容不下这么多骑兵同时进军,因此张辽这两万骑兵可作为一支奇兵,打对手一个出其不意。 “诺,末将稍后会通知张辽将军的。” 马谡点点头,魏延的意思他能看明白。 “再传令给伊籍,让他从榆中调一万套装备过来,注意,是装备汉军的一万套装备,不是装备胡人和西域骑兵的。” 魏延特地强调了一下,因为汉军骑兵的装备,不止有用于保暖的棉甲和棉质里衣,还有保护前后躯干的板甲,用于保护下肢和上肢的扎甲,另外还有制式横刀,压缩军粮,军用水壶等,这些都是外族骑兵没有的。 从头到尾大汉只给他们提供了骑兵三件套,以及用在北地冬季作战的保暖三件套等,至于板甲、扎甲、横刀这些就不要想了,若想要这样的待遇也很简单,就是在战场上立功,然后加入汉籍就可以了。 反正魏延就是要利用这种差异感,让汉饶身份变得高贵,让下人皆以成为汉人为荣,从而让他们主动学习汉文化,汉话、着华服、写汉字,执汉礼,从而达到化胡为汉的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