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北伐变数 (第1/3页)
第232章北伐变数 八月初 法正领野战军十万,以大将张飞为先锋,陈到、张翼、陈式、马忠等将随军,一起从榆中溯黄河北上。 当大军在进入安定郡后,直接离开黄河向南进军,一副不破萧关誓不罢休的模样,而面对来势汹汹的汉军,萧关外的州县很光棍的起义投汉,只有在萧关后的几个县仍在魏国的控制下。 然后法正让王平、陈式二人领兵两万,一路多树立旌旗,多造火把,大张旗鼓的向萧关进军,让曹军和北地郡的匈奴误以为汉军主力的目标是萧关,至于法正则领主力悄悄的北上,向北地郡治所富平县杀去。 因为在法正席卷安定时,在北地郡南匈奴王刘豹的组织下,一支由匈奴、羌、戎等胡人组成的联军打算在富平县据城而守,以抵抗汉军的入侵,为了尽快突入上郡完成诱敌任务,所以必须用计取之。 八月末 法正遣张飞领精锐强行军,两昼夜行军两百余里,趁联军不备时攻破富平县,斩首三千余,俘虏万余人,不过南匈奴王刘豹却趁乱北遁上郡。 九月中 法正领军席卷北地郡,一路扫灭、压服胡人部落数十,当大军抵达射姑山脚下后直接转道北上,穿过洛水源头,越过长城正式进入汉军从未踏足过的并州。 在进入上郡后,法正先领军抵达奢延泽,见我附近胡人众多,对后勤补给线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于是以雷霆之势将其扫灭,同时为挑起胡饶抵抗情绪,为远征军创造战机,法正在段颍大破羌胡的古战场上筑京观。 也正是法正这一举动,让北伐出现了变故。 九月下旬 法正在奢延泽休整几日后,遂领大军顺奢延河东进,目标直指上郡治所肤施,这里也是当年飞将军李广的扬名之地,同样也是法正精心挑选的胡人葬身之地。 十月初 面对来势汹汹而来的汉军,上郡太守果断弃城而走,汉军也顺势收复并州治所,在并州获得弥足珍贵的立足点。 在拿下肤施后,法正并没有领军南下或者北上,而是在奢延河南岸修建营垒等防御工事,同时将所有粮秣军械都存入营垒,然后砍伐树木,收集石块,在营寨周内挖掘壕沟等,一副在这里死守的模样。 至于法正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之前派出的游骑来报,在长城以北区域,一支由河套地区各大部族组成的联军正在南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队伍正在以rou眼可见的速度膨胀。 而在法正看不到的地方,阴山以北的鲜卑大人轲比能,因慑于季汉强硬的对外政策,以及法正在奢延泽筑京观的行径,自发带着近十万鲜卑铁骑越过阴山南下,在协助北地胡人攻灭汉军的同时,看能不能找机会给曹魏来一下狠的,当年的一箭之仇他可没忘。 而在河朔的鲜卑王素利,以及横行雁门、太原等地的鲜卑首领步度根,他们相比轲比能更加的亲近魏国,所以在夏侯荣派出使者陈明厉害关系后,也放下仇怨领兵前往上郡作战。 不过夏侯荣可能没想到,远在阴山的轲比能会借助胡人对季汉的恐惧南下,如此一来,法正所面临的胡人就不止二十万,而是三十万乃至四十万之多,不知道法正能不能抗住。 十月中旬 从朔方、五原二郡南下的胡人率先抵达肤施,他们见汉军在南岸大兴土木,为阻止汉军修筑防御工事,曾多次尝试淌过奢延河发起进攻,不过均被汉军以弓弩拒之。 在付出两千多饶伤亡后,胡人认清现实后偃旗息鼓,开始在奢延河北岸到长城一线驻扎,等待大部队支援。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河套地区的胡人诸部先后抵达前线,并在奢延河北岸、汉长城内外,西河郡北部地区集结,总兵力已经高达十五万,而且此时素利、步度根等人还尚未抵达。 另外,千万不要忘了最大一股胡人势力鲜卑大人轲比能,他们正驱赶牛羊越过阴山,因为阴山不好翻越,还要穿过大漠等原因,所以抵达前线至少还要两个月,而那时的前线估计早就开打了。 不过也正是如此,所以不管是季汉的魏延、诸葛亮、法正,或者是曹魏的曹真、夏侯荣、司马懿等人,都没有注意到这支正在翻越阴山的大军。 十月下旬 随着素利、步度根领兵先后抵达前线,在上郡、西河郡集结一带的胡人兵力高达二十万,而在上郡的汉军却只有六万余人,在兵力上还不足胡饶三成。 至于为何出发时的十万人,到如今只剩下六万余人,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萧关、富平、奢延泽需要兵马开驻守,防备曹军或胡人袭扰后勤补给线,以保障后勤补给线和退路的畅通。 毕竟只要退路没被截断,不管前线战事如何发展,他们都有很大回旋的余地。 而在对峙的一个多月里,奢延河以北的胡人并没有干坐着,他们至少发起过三十次渡河作战,不过均未取得较大进展。汉军的强弓劲弩实果然名不虚传,每次都让胡人留下几十、上百具尸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