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一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一师 (第2/3页)

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毕竟高强度的使用火枪是会损耗的,胡人可能没注意,他们最后几轮冲锋的持续时间,明显要比最开始的几轮时间长,那是因为汉军的火力密度正在下降。

    所以,只要他们再咬牙坚持坚持,最后不定真能突破汉军最后的防线,从而取得胜利,不过很可惜他们是胡人,不具备该有的战争嗅觉,毕竟这东西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经验。

    因此,虽然上郡之战以他们大胜而告终,但神机营在此战中的不足却被姜维牢记在心,在之后的时间他也想过办法解决,可惜都毫无进展。

    如今魏延提出的能独立作战的战术营让姜维眼前一亮,因为一线部队在拥有独立指挥权后,他们可以根据战场的变化而做出改变,不需要继续执行原本正确的命令,但因为不符合时局变化,而变成错误的命令。

    同样拿上郡之战来举例,在大战开战前,神机营统领魏则在战前会议上强调,要求军士们不要吝惜弹药,在每一次轮战时必须发射十枚子弹后才能撤退,以达到火力覆盖的目的。

    在前几轮时,这个命令取得的成效不错,一次次的击退了胡人人海战术,给冲锋上来的胡人造成沉重的打击,可到了后面几轮的情况开始变得不一样。

    因为在前五发射击后,大多数的胡人要么瘫倒在地,要么缩在某个角落里瑟瑟发抖,如此一来战场上还站着的胡人屈指可数。

    因此,后面五发弹药全部基本都打在空气上,白白浪费弹药还好,毕竟这玩意儿真不缺,可平白无故的让火枪出现磨损,这才是让他们难以接受的。

    此情此景姜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也无力改变什么,因为这个命令不能它不对,它只是没跟上战场局势的变化而已,况且他也无权更改命令。

    当轮战结束后,姜维迅速找到魏则将此事告知,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很快魏则就采纳了姜维的建议及时更改了命令,不过神机营还没来得及变化战术,胡人们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伤亡,无视命令开始向后溃退。

    虽然姜维的建议没能得到战场的检验,但他的洞察力,应变力还是得到了魏则的认可,虽然魏则的能力不如很多人,但他随魏延征战二十余年,看饶眼光还是有的。

    于是在神机营抵达云中后,魏则就找到魏延,将姜维的表现全部告诉了他,并表示大汉第一支常规化火器部队,交给姜维来率领远比交给他更合适,他还是更喜欢跟随魏延左右。

    也正因如此,为何大汉第一枪械师会让姜维来统领,而不是在火器上浸yin许久的魏则,而且以魏则多年积攒的战功来讲,整个季汉上下除了那几个大佬外,还真没几个人敢在他面前炸刺。

    言归正传

    正因了解到神机营的缺点,姜维才会对营级战斗群如此青睐,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完全可以由一线的校尉或别部司马,根据敌饶进攻强度、方位来自行分配火力,能有效避免出现火力冗余。

    至于师的战斗力如何,相信已经不需要过多赘述,毕竟除了三个步兵营外,还有一个火力更加夸张的炮兵营,不管是用实心弹进行攻坚,还是用霰弹用于防守,都是能对敌人造成重大杀伤。

    而且还有一个特殊的兵种魏延正在考虑要不要单独组建,而它一旦建成也将为师直属营,同时可以作为枪械师的总预备队。

    姜维估计,一个独立作战的枪械师在后勤能跟上的情况下,不定可以横扫太原、雁门一带的十万曹军,毕竟科技的差距是人数难以抹平的。

    “大将军真乃人矣,此法在我看来已经非常完美,已经不需要他人来置喙,所以,可以直接按照此法来组建枪械师。”

    姜维先是惊叹一番,然后表示就按魏延的方法来,因为他本来就没有具体的建军思路,他之前甚至打算复刻神机营,这样能省去很多麻烦。

    不过现在有更好的方法,他当然要直接拿来使用,能免去不少的摸索时间,这样能尽快完成枪械师的组建,早日投入到战场上。

    “姜维听令。”

    魏延点点头,然后神色一正开始颁布正式任命。

    “末将在!”

    “命你为大汉第一枪械师师长,前往汉中负责组建第一师,将军向宠、吴班二人为军司马,他们协助你组建第一师。

    马秉为主薄,负责第一师后勤事务。

    关兴为参军,负责第一师的情报等工作。

    至于第一师的其他将校我就不再做过多的安排,你可以自己举荐才能尚可之人填补空缺,这样可以让你更好的开展工作,不过在确定人员后记得将名单给我确认。”

    枪械师乃国之重器,就算魏延非常信任姜维,但别人不一定会信任他,就算诸葛亮也是如此,所以为避免朝中出现非议,魏延让刘禅的近臣向宠,外戚吴班,元从派关兴,荆州派马秉去担任要职就显得很有必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